第(3/3)頁 恒星通常都會自帶一個天體系統,自身巨大質量而產生的引力,會使得周圍的行星圍繞它做圓周運動。 “也就意味著,雙子恒星的引力是超級加倍。我們周圍藏著比太陽天體系統數量還要繁多的行星。以及……” 以及,雙子恒星的引力不是始終維持平衡的。 道理很簡單,在小鐵球的左右兩側都放上一塊大磁鐵。 那么,小球肯定會飛向距離自己最近的那塊磁鐵。 雙子恒星系統原理也是如此。 行星天體會圍繞著距離自己最近的大質量天體做圓周運動。 地球圍繞著太陽轉,月球圍繞著地球轉,都是基于這種原理。 但現在的情況有些特殊。 還是一個鐵小球,以及兩塊大磁鐵。 在小球飛向東面磁鐵的瞬間,將西面的磁鐵挪動至距離小球更近的位置呢? 小球自然會被西面磁鐵所吸引。 雙子恒星天體的a星與b星,兩者的位置會互相交替,也就導致了引力不會始終平衡。 這期間,就會有個潮汐力的最強點,以及一個潮汐力的最弱點。 所謂潮汐力,是萬有引力分支的一種衍生,一艘火箭距離天體最近的頭部,與距離天體最遠的尾部,所受到的引力是不相等的。 引力差會讓火箭受到一種頭尾分離的拉力,這個拉力便是潮汐力,也是引起地球上潮漲潮落的原因。 “師傅!我感覺我忽然變得很輕!”隨著嵐嵐的一聲叫喚,收回了唐箏思索的目光。 他縱身一躍從二樓陽臺跳下,感受了一下腿部肌肉力量。 的確,整個人都變得輕飄飄。 看來,這時是潮汐力最大的時候。 也就是雙子恒星之一的天體,距離異界之球最近的時候。 巨大的潮汐力會抵消掉一部分異界之球的引力,導致整個人身變輕。 唐箏試著用力一躍。 “嘭!!” 一躍直接跳過了三層別墅的高度,嵐嵐的目光也從地面瞬間抬到半空,再落回地面,忍不住驚呼道。 “師傅跳的好高啊!!” 這其中,除了自身屬性帶來的加成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受到了潮汐力的影響。 唐箏再次嘗試,在跳躍到最高時,折斷樹冠的一處枝椏。 靜等了幾分鐘后,再次跳躍。 同樣都是用盡全力的一躍,可這次明顯不如上次跳的高。 再等幾分鐘,再跳,又矮了一截。 經過了約摸兩個小時的嘗試后,唐箏大體上摸索出了雙子恒星的旋轉速度。 在人類時間的100分鐘左右(估算),潮汐力會達到一個峰值,地表引力相對減輕,潮水上漲,人可以跳的更高。 “也就意味著,200分鐘左右,是雙子恒星旋轉完一周的時間。” 打開論壇看了看,因為版本更新的緣故,此時的論壇上各類帖子層出不窮。 唐箏利用搜索,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帖子。 一名原生世界的科學家,通過一系列的演算,得出了一個最終數值。 [雙子星完全旋轉一周的時間為——地球時間198:23:46,約等于200分鐘。] [而雙子星每旋轉半周,異界之球上的潮汐力都會達到峰值。] [對了,因為現在各位所處的異界與地球不同,再加之天體系統也變更了,我在這里提一個小小的建議,建議更改一下原有的時間體系,因為目前肯定不會再是24小時為一天了,所有的時間體系都會被推翻。] [目前已知雙子星完全旋轉一周的時間為198:23:46,可以將這個時間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雙子星旋轉一周的時間為一波呂丟刻斯,簡稱一波時,旋轉半周的時間為一卡斯托爾。簡稱一卡時。后續我還要深入研究一下異界之球的自轉速度,以及圍繞著這顆巨大的藍星旋轉的速度。當然,我的數據僅供參考,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在唐箏的印象中,卡斯托爾與波呂丟刻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雙子,也是雙子座的由來。 面對著眼前的雙子恒星天體,這個命名從意境上來說,倒是挺有意思。 唐箏給他的帖子默默點了個贊。 卻不料一石激起千層浪。 [低調潛行者覺得很淦!] [丟,低調巨都覺得有道理了,我也覺得就這樣命名吧!] [其他區域不這么用怎么辦?] [槍火外交了解一下!低調巨,帶我們再沖一次吧!] [一波時,多好聽的名字啊,試問,誰不喜歡波濤洶涌的波呢。] [車車,好快的車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