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轉念一想,倒是很快就明白了。 都怪廢物桓沖,丟了襄陽城,緣江戍作為戍所,主要連接的就是襄陽城。 自從桓沖丟了襄陽城后,他心里也覺得羞愧,幾次興兵想要奪回襄陽,但這些戰役都沒有北府兵的參與,所以,緣江戍的居民也無緣得見謝玄,倒是對桓沖熟悉的很。 關鍵時刻,鄉民之中產生了兩個派別,一派認為應該群起而攻之,把糧食搶回來。 而另一派則認為,可以用賣慘的方式,祈求謝玄的垂憐。 他們并不知道,指使士兵們去搶糧的,正是面前的這位大官。 鄉民們只能看到,這位站在最中間,身著常服,儀表堂堂的人,他的面相是那么的溫和厚道,一看就是個好心眼的人。 對于好心眼的人,如果再鬧事,一個操作不好,會把官爺得罪了。 幾句小聲商量,鄉民們立刻就取得了一致意見。 他們從泥水里爬起身來,給謝玄擺了一個好姿態,之后,便推出一個年逾古稀的老翁,上前央求謝玄。 “官爺,我們真的沒有余糧了,該交的我們都交了,還請給我們剩點,我們還得過日子啊!” “請官爺高抬貴手!” 老翁帶著幾個鄉民跪在地上,哐哐的磕頭。 場院里的積水都已經可以上臺階了,伴隨著他們的磕頭聲,濺起水花一片片。 真是見者傷心,聞著落淚。 誰看到這樣的場面,能不動容? 鄉民們雖然從來也沒有見過謝玄,但是他們卻敏銳的感覺到,這位站在最中間的將軍,絕對是戍所里最大的官。 這個時候,只有瞄準最大的官,使勁的求,才有可能保住糧食。 “眾位鄉親別急,糧食不過是我們暫時借的,大軍走后,下個月,戍所會給各家把糧食都補上的。” 明明是暴雨傾盆的天,謝玄還是感覺,嘴唇干得很,都快裂開了,他努力的清喉嚨,終于憋出了這幾句話。 鄉民們的心一下子就涼透了,信他的才有鬼! 大軍即將開拔,你把糧食帶走了,人也走了,我們找誰去討糧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