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必過分吹噓襄陽城的重要性,人人心里都有一本賬,要想奪下這座城池,將要經歷怎樣的痛苦鏖戰。 對京口幾位共同起家的大將軍,王謐可是寄予了厚望。 他們雖然還不知道自己的命運,但王謐心中有數,他們每一位,將來都能夠成長成為戰功卓著,威名赫赫的名將。 “兵器我已經敦促麾下的士兵上手使用,操練的時候,也監督著他們,到目前為止,士兵們還算配合。” “畢竟,日常練習和真實的戰場廝殺還是有區別,這些士兵還沒有親眼見證長矛的殺傷力,自然不會太積極。” “但是,我想等到踏上襄陽戰場,一切就不言自明。” 看到劉裕對長矛這般信任,王謐也很欣慰。 這樣就對了嘛,身為一代戰神,必定有不同于常人的精準眼光,現在,經過實際考察,王謐不得不說,什么謝玄,桓沖在戰略眼光這件事上,給劉裕提鞋都不配! 劉裕主要發言,檀憑之也附和。 不止支持,檀憑之還想到了另一個問題:“但是,士兵們也不是什么都能接受,雙馬鐙就很多人都不愿意安上。” “甚至還覺得累贅,給他們安裝上,他們自己又拆下來,根本不使用。” 這一點倒是沒有超出王謐的設想,早就聽說,大晉的善騎之士,都不愿意踏雙馬鐙,覺得丟人,不能展現他們高超的騎術。 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士兵們對馬鐙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簡單的輔助上馬的作用之上。 他們并沒有意識到,有了雙馬鐙,他們在馬上的騎乘會更加容易,沖擊目標命中率也會大大提高。 王謐如此看重襄陽之戰,原因也就在這里。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看看。 不讓大家見識長矛、雙馬鐙的卓越戰斗力,誰能相信你王謐一個門外漢的計策? 只有打贏,打好襄陽之戰,才是他王謐在軍中的立身之本。 謝玄他們或許到現在還抱著一種幻想,他王謐到北府軍里來,不過是一時興起。 帶著某種刺探軍機的目的,背后,說不定就是王恭或是司馬曜在給他撐腰。 他們誰也不會相信,自此之后,王謐這塊皮糖就算是沾到北府身上了,甩也甩不掉。 “憑之說得對,相比長矛,馬鐙還是要看大家的心意,慢慢推廣。” “你們也不必心急,我相信北府兵的將士,眼睛也都是雪亮的,只要看到這樣搭配的好處,不必你們兩個再苦口婆心,他們自己就會把裝備都換上的。” 幾個人坐在一起,暢想著未來,在王謐的布局下,劉裕和檀憑之的隊伍,越來越走上正軌。 待到襄陽之戰開打,劉裕他們的部隊,一定會一馬當先,無可阻擋! 眾人正在歡笑,篝火也是越燒越旺,段先給王謐串好了幾塊肉,他從容的放在架子上,反復的燒烤。 露天燒烤,果然還是親自操作,更有意思。 這要是再來點孜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