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誰會討厭孫建設(shè)這樣性格的人,那心胸就太狹小了。這個老頭真是沒什么壞心眼,做人也足夠坦蕩,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從不扭捏,也很少因為吵架拌嘴記仇。這個優(yōu)點不光同胞能享受,也無差別的給了外國人。 矛盾完滿解決,爭吵雙方一笑泯恩仇,可是副作用卻一直在蔓延。啥副作用呢?不由自主的對穿軍裝的喪尸更加尊重,盡量不去動它們的尸體和物品,也盡量不胡砍亂劈。 包括集中院內(nèi)尸體時,鋼鉤子也只鉤住它們的衣服,不再往嘴里、下巴上亂鉤。而且孫建設(shè)提議,把門外的四具武警戰(zhàn)士尸體也弄進來一起火化,就不單獨再燒了,反正這里也是他們生前的陣地。 啥,不鉤用手拉?那就不是尊重了,而是極度崇拜。洪濤除了抱過小舅舅的尸體,從來不碰喪尸一下,以后也不想碰。如果有誰敢這么做他會第一個翻臉,直接把對方踢出團隊,愛死愛活管不著。 雖然美國大使館很大,至少是三倍的韓國使館面積,建筑物也多,但院子里的清理工作進行的很順利,不到四十分鐘就完成了。究其原因只有一點,門窗結(jié)實! 由于災(zāi)變發(fā)生在半夜,大部分人都在屋里,喪尸又不會開門,自然而然被困住了。使館內(nèi)部建筑的所有門窗都是三層夾膠玻璃,電動和機械雙門禁。 估計設(shè)計初衷首先是為了隔音保密,然后才是保溫隔熱和堅固,不承想現(xiàn)在成了喪尸的牢籠,無論它們怎么撞,至今為止愣是沒有一只破門或者破窗而出。 這就給接下來的清理工作提供了巨大便利,有了機械門禁存在,各小組甚至不用先封閉附近的樓門和窗戶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進入目標建筑物。 當然了,洪濤不會允許這么干,多綁幾道捆扎帶又費不了什么功夫,在安全問題上他是非常保守的,真做到了寧停三分不搶一秒,怎么啰嗦都不過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