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除了制作精鹽外,剩下的人手開始抓緊時間在這里建立工坊,同時從鹽礦通往城鎮(zhèn)的道路也需要抓緊時間修建,運送精鹽需要使用馬車,這一路上灌木叢生,根本就沒有道路,必須盡快修整出來一條道路。 原本蘇明打算將領(lǐng)地的建造速度放慢,主要原因就是金錢消耗太大,現(xiàn)在有了精鹽,開拓領(lǐng)地完全可以放開了手腳,進行大規(guī)模的移民。 雖然鹽場還沒有建立起來,但是鹽礦已經(jīng)開始開采,一百多名工人挖掘鹽礦,然后運送到鹽礦附近的空地上進行粉碎研磨,加水過濾,最后再進行煮鹽。 三天下來,鹽場一共制作出來了五百斤的精鹽,原本精鹽的價格就高,這次因為南北諸國的戰(zhàn)爭,商路斷絕,精鹽價格翻了幾倍。聽安妮說卡納城的精鹽已經(jīng)漲到了五十金幣每斤,而且就算是如此高價,依舊是有價無市。 蘇明這五百斤精鹽送過去,直接就能賣兩萬五錢金幣的高價,而且別人還是搶著要買,如果販賣到南方其他的城市,精鹽的價格會更高。 鹽和其他奢侈品不同,這東西是每天都要吃的,要是不吃鹽就會感到手腳發(fā)軟,渾身無力,更何況那些貴族們每天都需要用精鹽來清潔牙齒,鹽的消耗量很大。 五百斤精鹽按照安妮的估算,在卡納城估計連一個星期都撐不住,卡納城的上城區(qū)差不多有三萬人,一個人一天按照最低食用五克食鹽來算,這些人一個月差不多要消耗五噸左右的食鹽。 按照五十金幣一斤來算,僅僅是卡納城,蘇明每個月就能獲得二十五萬金幣,就算是以后精鹽產(chǎn)出多了,價格降低到二十金幣,一個月也能有十萬金幣的收入。 這還是僅僅一座城市的利潤,要是加上其他城市利潤翻上幾倍都沒問題,難怪古代那些皇帝都喜歡搞鹽鐵專營,并且打擊私鹽販子,這比販du的利潤還高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