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來到公孫瓚面前,楊瓚拱手一禮:“見過將軍。” “說吧。”公孫瓚冷冷的說:“我倒想聽你能說出什么。” “城外大軍,公孫將軍可能破了?”楊瓚問他。 “不能破又怎樣?”公孫瓚冷哼:“糧草不足,他們早晚得走。” “大軍糧草源源不絕。”楊瓚問:“城內(nèi)糧草可吃到何時?” “城內(nèi)有耕地。”公孫瓚不以為意:“你以為糧草可以吃完?” “風調(diào)雨順有水入城當然不會。”楊瓚笑著問:“若斷了水源,將軍如何?” 公孫瓚吃了一驚。 水源若斷了,易京將是一座死城。 人不吃糧,還能活些日子。 若無水源,滿城軍民只能餓死。 盯著公孫瓚的眼睛,楊瓚嘴角帶著笑容,一句話也沒說。 沉默片刻,公孫瓚問:“我若投降,會怎樣?” “將軍應該知道,但凡投降者,陛下從不問罪。”楊瓚回道。 “容我想想。”公孫瓚沒有立刻給出答復。 他吩咐兵士:“送楊公去歇息。” 兵士簇擁楊瓚下了城頭。 公孫續(xù)問公孫瓚:“父親果真要投降?” “你沒聽他說,斷了水源會如何?”公孫瓚說道:“他既問出口,一定就有這樣的打算。” “城內(nèi)無水,軍民只能渴死。”公孫續(xù)懊惱道:“早知當初,應多挖些水井。” “挖水井有什么用?”公孫瓚仰望藍天:“人是渴不死,田地怎辦?” 公孫續(xù)的臉色瞬間不太好看。 糧田需要水源。 沒有足夠的水灌溉,遇見風調(diào)雨順的年頭還好,萬一撞個旱年,說不定就是顆粒無收。 “父親打算怎辦?”他問公孫瓚。 “談妥條件,再決定投不投降。”公孫瓚說道:“先晾他幾天。” 楊瓚進城,接連幾天沒有任何消息。 呂布有些坐不住了。 他問徐庶:“會不會出了什么意外?要不要攻城?” “若有意外,他的人頭早被懸在城門。”徐庶笑著說:“沒有動靜,是公孫瓚想與朝廷談條件。” “困守孤城,他還能提什么條件?”呂布冷哼:“保全性命就不錯。” “保全性命當然是要。”徐庶說道:“再能多獲取一些利益,那就最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