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扭頭就走,臨行前還丟下一句:“本初不肯退兵,朝廷大軍不日就到,還望珍重!” 彌衡離開,隨從撿起玉璽,雙手捧著遞向袁紹。 拿過玉璽,袁紹翻來覆去看,也沒看出是假的。 他問眾人:“玉璽果真會是假的?” “應該不會。”逢紀說道:“玉質細膩,應是和氏璧雕琢而成。” “我倒認為肯定是假的。”辛毗站了出來。 袁紹問他:“因何斷定?” “彌衡是朝廷使者,斷然不會褻瀆玉璽。”辛毗說道:“他敢隨意丟在地上,必定是心存底氣!” 逢紀辯駁:“世人皆知,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雕琢而成。不說其他,只說用料,就不是隨意可仿。” “和氏璧再名貴,終究只是一塊玉罷了。”辛毗說道:“先楚可以有他,為何沒人能夠找到材質相同的玉石?” 辛毗所說,并非沒有道理。 袁紹臉色非常難看。 他緊鎖眉頭:“我也覺著奇怪,并未聽說傳國玉璽流落民間,因何公路可以得到?” “主公!”逢紀說道:“斷不可聽彌衡妄言!” “不聽彌衡,又能如何?”郭圖冷笑:“莫非真的要與朝廷開戰?” “開戰如何?”逢紀說道:“有袁公路策應,主公不一定會被朝廷壓制。若是事事聽從朝廷,等到淮南被曹操奪去,最先被皇帝盯上的,就是主公!” “紀靈數萬大軍,在豫州與荊州交接投效朝廷。”郭圖說道:“袁公路麾下已無可用之兵。區區曹操,尚且要他難以抵敵,如何策應主公?待到朝廷出兵,與之交戰的只有冀州、兗州兵馬。面對強敵,我等可有勝算?” 逢紀堅持叫囂開戰,辛毗、郭圖、沮授等人都提出反對。 袁紹問審配:“正南以為怎樣?” “我也覺著不該與朝廷反目。”審配說道:“如今的朝廷,勢力強大,并非主公可以抗衡。” “公路若是被滅,我確實可能成為眾矢之的。”袁紹嘆道:“若不撤兵,又會引來朝廷大軍,如之奈何?” “父親!”有個少年站了出來:“我有一計,既可不成眾矢之的,也會要朝廷投鼠忌器。” 說話的少年,是袁紹長子袁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