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是1910年出生,經歷過清朝,民國,和現代,可謂是歷經三朝。 按照書上的記載,鄒康年祖上是江南一帶小有名氣的醫藥世家,因為敬獻壯陽藥物,受到乾隆皇帝的嘉獎,成為了御醫院的一員,還獲得了滿族姓氏。 鄒康年在書上曾經說過,正是因為有他祖先的御藥,所以乾隆在得以夜夜春宵的同時,獲得高壽,成為歷史上少有的長壽之君。 只是因為乾隆后期,乾隆變得昏庸,且剛愎自用,鄒康年祖先看不下去了,所以告老引退,在京城扎根下來。 鄒康年也算是命運多舛之人,他本有一子兩女,一孫,只是在那場波及全國的運動之中,子孫都不幸死去。 而鄒康年本人也變得心灰意冷。 要不是不想將祖宗傳下來的【金鱗草】秘方帶到棺材里,他早就隨他子女去了。 而后來,鄒康年出了車禍,被一旁的侯龍濤看到,并帶到醫院救治,因此侯龍濤被鄒康年認為是有良知之人,于是把這個【金鱗草】秘方傳給了他。 而鄒康年這才安然而逝。 而這份【金鱗草】秘方,也在侯龍濤后來的人生軌跡里,發揮了重大作用! ……………………………………………………………………………………………………………………………………… 這些信息都在吳思源腦海里一閃而過,吳思源臉色不變,坐在了鄒康年問診的桌子前面,“醫生。” “嗯,有什么不舒服的嗎?”鄒康年例行問道。 “有,不舉!”吳思源很干凈利落地說道,反正他現在是胡二狗,哦,是胡學軍,改名的了。 又不是他吳思源,有什么好丟臉的。 倒是鄒康年意外地看了吳思源一眼。 出于國人男性的自尊心里,能這么坦然地說出這話的人,可不說啊! 于是他先仔細地端詳了吳思源一眼,然后說道,“把手伸出來。” 鄒康年是一個中醫,他這么說,是要進行【切脈】了! 中醫有【望聞問切】之說。 望是觀察病人的發育情況、面色、舌苔、表情等;聞是聽病人的說話聲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體臭等氣味;問是詢問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癥狀,以前所患過的病等;切是用手診脈或按腹部有沒有痞塊,這個就叫做四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