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近互聯網的江湖可謂是風起云涌。 先是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推出擁有【智能換裝功能】的改版【亞馬遜平臺】,飽受好評,各國用戶數大幅提升,包括一直不溫不火的大陸內地,也是如此,交易額也激增,極大地提振了股價。 當然,有人歡喜就有人愁。 【亞馬遜】是春風得意,但是國內的【亞里】和【京東】就飽受社會輿論批評,批評它們不思進取,只知道在【墻】的保護下,躺著賺錢。 網絡上甚至有人帶節奏,說【亞里】和【京東】只會窩里斗,不敢走出去,沒有夢想,所以他們決定抵制【亞里】和【京東】,從此只用【亞馬遜】,為那些能為夢想窒息的公司。 還真別說,節奏一帶起來,很多人都憤慨地表示支持,并上傳了自己刪了【亞里】和【京東】軟件的照片或者視頻為證。 不過【亞里】和【京東】兩家公司的后臺數據顯示,他們的軟件裝機數量并沒有減少多少,還在正常的范圍之內。 網絡上說不用它們公司軟件的用戶終究只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只是老是被這些言論抨擊,也不是事兒。 【亞里】和【京東】兩家電商公司,目的一致,居然聯手起來用水軍【洗地】。 說【洗地】也不對,更應該說是揭開【亞馬遜】身上那件【皇帝的新裝】。 很快,一個內幕便在多個社交媒體上流傳開來。 【亞馬遜】平臺的【智能換衣間】,其實內核是國內公司開發出來的【試鏡】軟件。 【亞馬遜】公司和【試鏡】軟件母公司合作,打造了這新一版的【亞馬遜智能平臺】。 【亞馬遜】一直在模糊【試鏡】軟件的存在感,將用戶的重心聚焦在【亞馬遜】這個平臺上,讓用戶關注整體而不是去關注局部。 其實,在【亞馬遜】平臺上申情的【智能換衣間】賬號,是可以在國內的【試鏡】軟件里登錄的。 不僅僅是【亞馬遜】跟【試鏡】軟件母公司合作,【亞里】和【京東】以及其他電商公司,都有跟【試鏡】母公司合作,只是【亞馬遜】是最早吃到螃蟹的那一個公司,而很快,國內【亞里】和【京東】也會推出自家的新版平臺。 這個內幕消息在【亞里】和【京東】的水軍炒作下,熱度很快就上來了。 【試鏡】軟件在國內也算是小有名氣,高峰時候有三千萬下載量,只是推動【付費】時機太早,再加上【試鏡】軟件本身沒有多少衣服的數據,導致很多使用者都只能【試穿】自己的衣服。 但自己的衣服都已經買回來,都是親身穿過的,又何必在【試鏡】軟件上【試穿】呢,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所以【收費】之后,【試鏡】軟件只有三十萬左右的用戶量,顯得不溫不火。 但這不意味著【試鏡】軟件毫無潛力。 在跟【亞馬遜】這個電商平臺合作后,立刻就原地爆發了。 事實證明,【試鏡】軟件跟電商平臺是天作之合。 借助電商平臺海量的衣服數據,【試鏡】連接了消費者和網絡服裝之間的距離,拉升了消費者的購物滿足感,促進了消費者的下單轉化,而消費者也愿意為這種便利付出一定的錢。 電商平臺提升了交易額,而【試鏡】軟件則是獲得了海量的付費用戶。 兩者可謂是雙贏。 嗯,目前表面的情況的確是如此。 但實際上,掌握了核心技術的【試鏡】軟件,就像一只手捏著那些電商平臺的蛋蛋,只要不過分,要怎么拿捏都可以,但如果電商平臺開發出了自己的【試鏡】軟件,那吳思源毫不懷疑,這些電商平臺一點都不會留情,一腳就會踢飛【試鏡】軟件。 當然,前提是,那些電商平臺能夠研發出它們自家的【試鏡】軟件。 ………………………………………………………………………………………………………………………………………… 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證明,他們在【亞馬遜】智能試衣間上申請的賬戶,是可以在【試鏡】軟件上同步登錄的。 那些網絡噴子就有點尷尬了。 【亞馬遜】這樣的國際巨頭,他們口中的【有夢想的企業】,使用的還是國內企業軟件的服務,那他們用來抨擊國內電商企業的理由就有點站不住腳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