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陸洲市的【碧空環保事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蓬勃發展,吳思源卻是早就回到了越省陽城。 在這里,有另一件事情需要他做決定。 關于【超群集團】之前戰略投資的【千度外賣】的問題。 【千度外賣】終于撐不下去了,母公司【千度】打算將其售賣。 回想【千度外賣】的發展,2016年以前是【千度外賣】的輝煌期,在【吃了么】和【麗團外賣】還在校園市場拼殺的時候,【千度外賣】依靠【千度】集團資金和流量的支持, 最先在白領市場發力并稱霸,份額最高曾達到33%。 然而,時運不濟的是,2016年,【千度】在經歷股價下跌、市值縮水等一系列事件后,試圖轉型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千度外賣】作為與人工智能關系不大的業務逐漸被邊緣化, 甚至在融資的時候,一度無投資者愿意融資,最后是找到了當時跟【麗團外賣】鬧出矛盾的【超群集團】,才融到了資金。不過拿到這筆資金的【千度外賣】也只是茍延殘喘,燒光之后,又面對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后來又來找【超群集團】,但【超群集團】那時候已經不需要【千度外賣】的互聯網端口了,自然不愿意做這個傻子了。 其實一開始【千度外賣】的切入領域還是找的很準的。 艾瑞、易觀等第三方數據機構的數據均顯示,因白領消費力強、客單價高,白領市場份額在整個外賣市場中占比超過六成,遠高于校園市場的三成,是重要的戰略碉堡,這意味著誰拿下白領市場誰就能夠獲得外賣大戰的勝利。 從這一點看, 【千度外賣】率先進入白領市場是搶占了先機。 只是后面無法保持,被后來者趕上。 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反應過來的【吃了么】和【麗團外賣】,紛紛將戰略陣地從校園市場轉移到白領市場, 【吃了么】的攻勢尤為猛烈,一方面不惜重金邀請明星助陣, 另一方面死死守住白領階層聚集的電梯媒體,做轟炸式傳播。 在2016年首輪投放后,【吃了么】app store的排名從100多位上升到20位左右;在白領外賣市場日均流水也從700萬迅速拉升到3500萬,這樣在傳播窗口期的幾次投放下來,【吃了么】迅速贏得白領市場,在外賣競爭格局中的領導地位逐漸奠定。 隨后【麗團外賣】也在白領人群每天必經的寫字樓電梯媒體展開強攻,【麗團外賣送啥都快】、【下單30分鐘就到】的廣告語深入人心。 幾個回合之后雙雄爭霸的格局已定,據悉當時的【吃了么】和【麗團外賣】日均流水超過5億元,而【千度外賣】卻是掉了隊。 【千度外賣】的掉隊,跟自身也有很大因素。 在大家都忙于引爆品牌、大量補貼搶占市場份額的時候,【千度外賣】卻把有限的資金和精力用于搭建由中央廚房、生鮮、食材供給、商超、眾包、電商平臺質選生活等組成的外賣生態鏈,導致b端和c端資源同時大量流失,最終將曾經占據優勢的白領市場拱手讓人。 不是說搭建外賣生態鏈這一步不對,這屬于勤練內功,扎實自己,但也得看時間段。 彼時正是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時候,這時候應該做的就像一頭狼,去爭, 去奪,去搶占先機。 這是一個外賣企業能得到迅猛發展的【天時】階段。 如果能在這個階段, 能夠抓住這個窗口期進行飽和攻擊引爆品牌,率先搶占用戶心智,就能有效將后來者甩在身后,就算是要趕上來,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千度外賣】就是這樣被甩了下去,只是它想要重新進來,也沒有人愿意給他一個機會,愿意為他付出代價了! 當然,【千度外賣】還有其他幾個戰略失誤,才導致它弄得如今這樣的局面,徹底翻不了身。 比如說疲于應付其他外賣公司的攻擊,導致現金流斷裂,又沒有補充,最后不得已大面積裁員。 其次,【千度外賣】春節期間給騎士放假,導致很長一段時間連基本的配送都很難實現,影響了平臺的效率和信譽,致使增長停滯。 最后,也是致命的一點,是在2016年11月,為獲取融資,向投資者展示出更好的成績單,【千度外賣】采取了飲鴆止渴的做法——不顧流水,將盈利提升,即在商戶層面多收取5%的傭金,在用戶層面提高配送費。 消費者都不是傻瓜! 同樣的店鋪,同樣的菜肴,憑什么在你的平臺就這么貴,送貨速度也沒快到哪里去? 消費者用腳投票! 至此,【千度外賣】的市場份額持續下跌,目前已經不到7%。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