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篇名為《飛俠外賣獲得8億美元融資,外賣行業或迎來變數》的新聞稿發布不到半天,【飛俠外賣】的新任董事長齊天麟便接受采訪,對外宣稱,【麗團外賣】和【吃了么】采取不正當競爭,逼迫在【飛俠外賣】平臺上上線的商家進行“二選一”,【飛俠外賣】將為此采取法律措施,捍衛自己的權利。 同時,為了幫助商家開拓外賣市場,提高商家營業額,優化商家運營意識,并給廣大消費者帶來實惠,從今日起,【飛俠外賣】將會在后臺推出【1分錢吃飽活動】,商家可以在系統后臺自動鎖定的菜肴中選取1-3個,以【1分錢】的價格對外出售,每位消費者每日可以重復下單兩次,而期間產生的一切成本,將由【飛俠外賣】公司對商家進行補貼。 這段發言,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經過野蠻競爭的時間段,如今的外賣平臺已經不會使用如此簡單粗暴的大額補貼活動了。 按照目前一個快餐15元的平均外賣價格,保守估計,【飛俠外賣】每產生一筆訂單,都要虧損14.99元。 而一個外賣平臺每日的訂單量都是以數百萬計數。 一天就要燒掉幾千萬。 然后一個月有30天。 這就是幾億了。 一年12個月,如果都這樣的話,就要燒掉幾十億了。 這還是往少了去計算。 如果每天的外賣訂單達到了千萬級別,那燒掉的錢將會更加恐怖。 這就是o2o行業的打法,簡單粗暴,但是非常有效。 像互聯網打車行業。 在2014年的時候,群雄爭霸,從早期一天幾百萬到幾千萬,到高峰期的時候,一天可以燒掉上億,幾家互聯網打車公司,在短短的一年內燒掉了40億,燒到整個市場上只剩下兩家打車公司,燒到所有的競爭者,都毫無脾氣,燒到就連投資人都承受不住。 外賣行業其實也差不到哪里去! 【千度外賣】在被【超群集團】收購前,一年虧損20億元。 而【吃了么】和【麗團外賣】,在大戰最厲害的時候,一天可以燒掉一千多萬元。 就是因為燒錢燒得太厲害,燒的兩家公司背后的投資人都受不了,所以這兩家公司的補貼烈度才降低了許多,采取更加靈活的紅包政策,期許能在維持現金流健康的同時,繼續深耕外賣市場,只有在【新用戶】上面的補貼會大一些,但也比不得從前了。 外賣市場已經被多家外賣平臺教育好了。 在這個外賣平臺紛紛下降補貼強度的時候,新的【飛俠外賣】像一條鯊魚一般,帶著巨額補貼進場,這勢必會攪起一番風浪。 很明顯,同一個家,別的外賣平臺下單要十幾元,而【飛俠外賣】只需要1分錢,消費者自然會用手來選擇。 【飛俠外賣】平臺的訂單自然會有一個垂直上升的漲勢,而相應的,其他外賣平臺的訂單,一定會有明顯的下降。 因為用戶是沒有平臺忠誠度的。 古往今來,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如果其他外賣平臺不想訂單下滑,那么就必須跟【飛俠外賣】一樣,對用戶進行大額補貼,被迫再次卷入這場燒錢大戰。 【吃了么】從【阿里集團】融資了12.5億美金,手頭資金寬裕,本來是打算用來收購【千度外賣】的,結果被【超群集團】截胡了,【吃了么】的創始人兼總裁張緒豪覺得這是奇恥大辱,心高氣傲的他一心想要報復,所以在【飛俠外賣】對外宣布補貼活動之后,【吃了么】也緊跟著對外宣布,將會對用戶發放10元以上的大紅包,可以跟商家的滿減活動疊加,加入了這場補貼大戰。 倒是【麗團外賣】顯得十分謹慎,因為簽下對賭協議的【麗團】,必須在明年上市,壓力很大,如果陷入補貼大戰,【麗團】,想要順利上市,將會非常困難。 所以【麗團外賣】的發言人對外道,“我們不認為一個依靠補貼的市場,是一個健康的市場?!? “外賣平臺已經過了野蠻生長的時期,行業玩家們必須思考更重要的事情,這是對市場負責,對用戶負責,也是對投資人負責。” “所以【麗團外賣】將會繼續保持以往的經營策略,通過對商家賦能,幫助商家運營,達到商家和用戶的雙贏局面?!? 換句話說,【麗團外賣】慫了,不加入這場補貼大戰。 當初,團購行業興起的時候,也是補貼滿天飛。 【麗團外賣】的母公司【麗團】避開了一線市場的補貼大戰,選擇緊耕市場,開拓三四線城市,走【農村包圍城市】政策,其他團購企業在一二線城市燒得筋疲力盡的時候,【麗團】手握著大量資金,輕輕松松就出來摘了桃子。 如今,【麗團】也是打著這樣的心思。 當然,【麗團外賣】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讓各大城市負責人,利用手中的獨家協議,牢牢守住手中的優質店鋪,必要時候可以申請補貼,免得這些優質商家訂單流失過大,導致上線其他平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