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二章脫貧致富-《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


    第(2/3)頁

    那是當初丁辰臨行前留下來的,規定不論男女老幼,均按人口分田。

    每口人可分得五畝田地,以戶為單位分割,由百姓自行耕種,平常各干各的,官府不加任何干涉,也沒人帶領。

    只需到秋收之時,按全縣平均畝產數,收取兩成作為繳納的稅即可。

    眾百姓聽得云里霧里。

    宋萬被渾渾噩噩的拉到一片還未春耕田地上。

    他家夫妻二人,上有一個老父親,下有一個十六歲的兒子和一個十五歲的女兒,共五口人。

    衙役們給他劃出二十五畝地,指明這一大片地就由他來耕種,并給他指了地邊一座窩棚,讓他一家人暫時居住。

    宋萬環視著這窩棚,心里七上八下的。

    這時候,有其他鄉親跑到他的窩棚里來商議。

    “宋大哥,你說這是不是真的,地分給咱們又沒人管,這不相當于把地白白給咱們了?”

    “就是啊,我家分到了二十畝田,說實話啊,要是當成自己的田來種,我有把握每畝能產五石糧,到時即使交給官府一石,咱們還是能養活一家人吶。”

    “這話在理,要是我們當成自己的地來種,多產出來的就足夠繳稅了,這地真的就跟白送給了我們一樣。”

    其實百姓心中也有一本賬。

    在許都屯田,由典農軍兵帶領著大家勞作,沒有一片固定的田地,今天在這片田里做,明天還不知道去哪里。

    所以即使你想多出一份力也沒用,最終也得不到回報。

    相反,多出力氣還要多吃飯,得不償失。

    所以導致大家能省一份力,是一份力,沒人多管閑事。

    每畝地的產出量,全在于典農軍校的安排合不合理。

    可是這要是成了自己的地,情況便完全不同了。

    你每多鋤一顆草,多澆一株苗,就有可能多打一粒糧,扣除需要繳納的稅之后,那可完全都是自己的。

    說到底,你每多出的每一份力,多流的每一滴汗,在收成時都能看到回報,那樣哪個莊稼漢不會賣力呢?

    眾人圍住宋萬,希望從這里能找到答案。

    但是宋萬顯然也是一無所知,只知道今天沒有典農軍前來催他們耕種。

    大家只能約定看幾天再說。

    同時又派人出去打聽過了,有衙役守在路上,他們拖家帶口,逃是逃不掉的。

    如此宋萬在窩棚里接連待了兩天,依然沒有軍兵前來催他下地干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临沧市| 六盘水市| 吉安县| 凭祥市| 德化县| 施甸县| 磐安县| 宾阳县| 冕宁县| 阳春市| 峨眉山市| 兴安县| 孝感市| 乐平市| 临汾市| 太保市| 格尔木市| 丰原市| 河北区| 太谷县| 长沙县| 绥阳县| 庐江县| 绥棱县| 花莲县| 东明县| 鸡泽县| 巴彦淖尔市| 黄梅县| 泗阳县| 淮滨县| 广州市| 全南县| 恭城| 黔东| 新蔡县| 洞头县| 张北县| 广昌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