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絕色女眷-《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
第(1/3)頁
田疇本來是個率領宗族隱居的隱士,即使在劉虞手下做官時也不過是個幽州從事。
可是自從來到這柳城之后,卻驟然成了掌管四十萬百姓的官員。
而且當今這情形,百姓缺吃少穿,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近兩個月來把田疇忙的暈頭轉向,愣生生把一個無憂無慮的隱士累的白發叢生。
丁辰笑了笑,招呼道:“先生請坐,到底有什么要緊之事,把先生急成了這個樣子。”
“還不是那四十萬人口吃飯之事?”
田疇眉頭緊鎖,沙啞著嗓子道:“君侯,實不相瞞,當初您從烏桓調撥的那批糧食,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每人每天連半飽都吃不上,故而便有許多百姓暗中籌劃逃回幽州故鄉。
老夫想著能放他們一條生路,所以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未曾管束他們。
可是昨天,那些逃民又紛紛跑回來了。
據他們說,幽州邊境已經被軍兵嚴密封鎖,嚴禁任何這邊的百姓逃回去,違反者格殺勿論。
據說當今幽州刺史乃是曹丞相之從弟曹子孝,想來君侯作為曹氏之婿,應該也是很熟的,而他這么做,應該就是為了君侯吧。”
“叔父竟然這樣做?”丁辰喃喃自語了一句。
他自然知道,曹仁封鎖幽州邊境,禁止他的百姓逃回幽州去,當然是為了他好。
要不然如今幽州也缺人口,曹仁作為一州刺史,還嫌自己治下百姓多?
只不過那些百姓已經經過曹操的認可,都是丁辰的百姓,曹仁不好意思接收而已。
“曹刺史據百姓于門外,誠然是為了君侯著想,”田疇嘆息道:“可他封鎖邊境,只是治標不治本,百姓也得吃飯吶。
即使現在這柳城周邊有大片農田未曾開墾,可是時令也不對,現種糧食也來不及。
如今還未入冬,待到明年春天開始耕種,直到秋天收獲,足足還有近十個月的時間。
這十個月里,四十萬人口,靠什么來養活?
百姓吃不飽就會變成饑民,繼續挨餓就會變成暴民,到時候后果不堪設想啊。”
田疇一邊說著,一邊連連搖頭嘆氣。
如今這四十萬百姓回又回不去,吃又吃不飽,陷入絕望之后什么事情都做的出來。
當年的黃巾之亂不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發展起來的?
現在百姓之中已經有了這種苗頭,有幾個自稱神通廣大之輩,號稱能用神力幫大家解決饑餓與病患,瞬間便擁有了無數擁躉。
好在田疇管理百姓的經驗還是有的,提前招募了許多青壯作為各縣的衙役,這些衙役們擁有優先發放糧食的權力,所以對田疇比較服帖。
在衙役迅速出動之下,抓捕了那幾個妖言惑眾之人當眾砍頭,讓百姓看清楚,那些不過是信口雌黃的普通人。
如此這亂子才平息了下去。
可是這么多百姓的出路在何方,田疇便不知道了,只能急匆匆的前來找丁辰。
其實他是想勸說丁辰,要是實在養活不了這么多百姓,不如直接去跟曹仁通融一下,放百姓們回幽州故鄉,也好過在這里全部餓死。
“我調撥過去的糧食,還夠吃幾日的?”丁辰問道。
田疇低頭想了想道:“滿打滿算,還夠吃一個月,這柳城天氣冷的早,再過一個月便是隆冬了,還望君侯早做打算。”
“嗯,一個月是緊了些,不過如果運氣好的話也夠了,”丁辰點了點頭道:“現在傳令下去,從明日開始,每人拿一塊磁石,去尋找能用磁石吸取的石頭,并做下標記。
遠近都無所謂,總之能找到那種石頭者,賞糧一百石。”
“君侯可是想要煉鐵?”田疇疑惑的問了一句。
“正是,”丁辰微微頷首,“正如先生所說,如今時令不對,想要靠種糧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堅持到明年秋收,所以我們要搞的,只能是與時令無關的勞作。
而冶鐵便是如此。
只要找到了鐵礦,無論春夏秋冬都可以冶煉。
而只要煉出了鐵,再令鐵匠打制成各種鐵器,尤其是兵器,到時我等便能用來換取糧食。”
田疇聽了,捏著胡須沉思片刻道:“君侯這想法倒是不錯,可鐵礦豈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據《山海經》所載,天下產鐵之山三十七,《郡國志》又載,大漢產鐵有三十四處,可是卻從未記載過柳州周邊能產鐵。
像君侯這般派人漫山遍野尋找,又豈能找得到?”
丁辰淡然笑道:“《山海經》里記載能信么?就算《郡國志》所載產鐵之處,不也是人發現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宁县|
英山县|
梁平县|
阿坝|
无棣县|
钟山县|
杂多县|
永川市|
禹城市|
五河县|
井冈山市|
光泽县|
永宁县|
临漳县|
汝南县|
长子县|
岳池县|
南川市|
屯昌县|
防城港市|
资中县|
攀枝花市|
平昌县|
华蓥市|
杨浦区|
金坛市|
郧西县|
九江县|
泗阳县|
蒙山县|
黄梅县|
合肥市|
邹平县|
辽阳市|
延长县|
潜山县|
浪卡子县|
克拉玛依市|
裕民县|
乳山市|
拉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