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祁鈺是非常不贊同,科學無國界這種觀點的。 中原王朝的四大發明傳到了西方,直接促進了西方的文藝復興,東學西漸的結果是百年屈辱。 別人拿了自己家的技術,反過來欺負自己,天下沒有這等道理。 朱祁鈺寧愿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即便是黑火藥,他也不愿意外傳。 黑火藥還是蠻厲害的。 在美利堅發生過一場南北戰爭。 以林肯為代表的的北方工業集團,對戰南方的農場主的聯邦集團,雖然在戰場上有很多新的火器應用,例如延時引信、加農炮等等。 但是使用火藥,依舊是黑火藥。 而且應用工程學是個循序漸進的事,無煙火藥在初期無論是穩定性、可靠性以及威力上,都不如黑火藥,一直持續了近三十年,才完成了無煙火藥替換黑火藥。 但是不代表黑火藥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比如很有名的69式40火,就是黑火藥拋射藥。 朱祁鈺手里現在握著的方子,是成品的黑火藥,如果按照西方歷算,可以用500年不落伍了,最少也能保持兩百年領先水平。 憑什么讓別人知道? 得,捂好了。 朱祁鈺這個皇帝,小家子氣的很。 他想了很久,擴大生產是必然的,通州的熬硝營,需要擴產,熬硝營的產量已經不能滿足正在擴大的王恭廠火藥廠的使用了。 大明的京營急需要恢復戰斗力,那就離不開大量的訓練,訓練時多流汗,打仗的時候,才能少流血。 火器的使用是大明軍隊繞不開的環節,之前三十天三十發的訓練量,已經被朱祁鈺強行提高到了,三十天六十發的射擊訓練的要求。 而錦衣衛更是三十天九十發的訓練量,而且全都是手銃,手銃隊。 手銃隊在北洋軍閥混戰中,曾經過得到了歷史的肯定,比如馮玉祥就有一支專門的手槍隊,負責警衛工作。 工農紅軍第二十八軍,建立初期,雖然只有四個營,但是也列裝了大約三百人左右的手槍隊。 這種超強度的訓練,一下子讓王恭廠的產量變得捉襟見肘了起來,熬硝營的擴產勢在必行。 “京師講武堂籌辦的怎么樣了?”朱祁鈺讓興安把熬硝營擴大規模,寫到了備忘錄上,等到兵部尚書的于謙回京之后,再拿出具體的章程來。 興安翻找了下兵部的咨文,搖頭說道:“大概第一批的學員名單,還沒有掰扯明白,所以遲遲沒有送來。” “石總兵不是說按功勛排嗎?”朱祁鈺愣了愣,眉頭緊皺的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