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1/3)頁

    朱祁鈺帶著厚重的鹽鐵會議記錄本,來到聚賢閣的長桌之前,這本會議記錄本,詳細的記錄了朱祁鈺兩次鹽鐵會議的所有內(nèi)容。

    “參見陛下,陛下圣躬安否?”諸多朝臣俯首行禮。

    “朕躬安,坐。”朱祁鈺示意朝臣們安坐。

    “自鹽鐵會議以來,研究了大明鹽引的流轉(zhuǎn),鹽引的本身的價值和白銀作為貨幣是否可行。”

    朱祁鈺打開了會議記錄本繼續(xù)說道:“為此我們召開了廷議,確定了白銀作為大明貨幣,弛用金銀之禁,廢除了大明寶鈔。”

    于謙接過了話茬,總結(jié)性的說道:“事實證明,白銀作為貨幣,是大有可為,也是眾望所歸,臣以為應該定位永例。”

    大明的例,每個皇帝登基之后,都會廢除前任的例,然后挑選其中適應潮流的例,來作為大明律的補充說明。

    而著為永例,則是萬世不易,提醒大明祖孫后代們,這件事的重要性。

    至于兒孫廢不廢,身后事,就不是他們這幫人,能夠說了算。

    皇明祖訓里一些永例,不也被各種各樣的方法改了嗎?

    宦官干政、金石之禁、伐山鑿石之禁,都在不停的變化著。

    大明朝從來不是一個抱著祖宗之法得過且過的朝廷,總是在改變,但總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兒,人亡政息。

    這樣變法圖存,變法圖強,在某些人的話術里,就變成了大明特別能折騰。

    “準。”朱祁鈺點頭說道。

    這算是朱祁鈺定下的第一條永例。

    戶部尚書金濂繼續(xù)說道:“銀幣推行已經(jīng)有半月有余,但是寶源局已然是門庭若市,五更開坊之后,就會有人前往排隊,兌換新幣,雖然平厘七錢,但已經(jīng)當一兩在用了。”

    “甚至遠超一兩,甚至有當二兩再用,亦有之。”

    新的貨幣政策開始推行,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

    銀幣備受追捧,但是兵仗局的產(chǎn)能,顯然跟不上兌換的熱情。

    兵仗局已經(jīng)三班倒加班加點的干了,但是依舊無法滿足需求。

    金濂繼續(xù)說道:“白銀本無用,卻因交換價值極高,自前宋以來,被人做錢用之,陛下花色印文精美、足量足重,防偽輕松簡單,臣以為,這也是眼下銀幣被追捧的理由。”

    “既然交換價值極高,我們?yōu)楹尾豢梢越档推溷y重呢?”

    “臣愚鈍。”

    金濂很奇怪,陛下的銀幣其實還可以減一點銀料,這樣朝廷和內(nèi)帑豈不是火耗賺的更多?

    但是陛下卻始終讓兵仗局的銀幣卡在七成的量上,還專門讓外廷的戶部、工部、都察院共同監(jiān)督萬兩銀秤。

    每一枚都要過稱,重了必然是錫多了,輕了必然是銅多了,每一枚稱重不足的銀幣,都被回爐重造了,這極大的影響了鑄幣的效率。

    這是金濂不理解的地方。

    這就是歷朝歷代,從交子、錢引、至正寶鈔、大明寶鈔,被玩壞掉的原因,一旦發(fā)行,就想著超發(fā),就想著降低銀的比例,多賺點火耗。

    朱祁鈺搖頭說道:“火耗三成已是極高了!貪,乃萬惡之始。”

    “減少鑄幣之中的銀,就沒法吹響了,那咱大明御制銀幣,制的到底是真錢,還是假錢?”

    “即便是可以解決,那御制銀幣,乃是大明法幣,國家長遠之策,豈可貪圖眼下之利?”

    “小了,格局小了。”

    這是個技術問題,不是利潤問題,銀的比例再往下,吹不響的銀幣,還怎么防偽呢?

    防偽,也是交換價值的一部分。

    孫忠在自己家里折騰來折騰去,搗鼓不出來,不就是如此原因嗎?

    金濂想了想,也應是如此,若是想獲利,其實應該是多搞一點金銀銅錫來,這不是獲利更多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荔浦县| 井研县| 册亨县| 广水市| 青浦区| 南木林县| 景德镇市| 沙田区| 云林县| 高唐县| 阿合奇县| 托克托县| 苍溪县| 天台县| 长泰县| 三门县| 马关县| 洪雅县| 台江县| 上饶县| 申扎县| 台州市| 临夏市| 金寨县| 紫云| 南昌市| 荃湾区| 台州市| 大同市| 漠河县| 贵溪市| 台山市| 永平县| 朝阳市| 青海省| 岳西县| 英吉沙县| 黑龙江省| 陕西省|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