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沅知沒想到,李縝會想這么一個法子。 每走幾步,便有侍婢送來一張表明心跡的紙箋。 這些詩詞平日讀著倒沒甚么,今夜特意謄抄出來送到她的手里,仿佛那人親自在她耳邊呢喃一樣,惹得她煙視媚行。 起初,銀荔不諳其中意思,還以為有甚么緊要的事。待她瞧見陳沅知半羞半喜的模樣,才壯著膽子猜測,這些紙箋或許李大人托人捎來的。 至于紙上寫著甚么,不需猜便知,都是些甜膩膩的話。 永定橋上,人頭攢動。 碰上這般盛況的節日,姑娘家們邁出深閨,三五個聚在一處。她們裹著斗篷,手提花燈,朝著空中高懸的孔明燈祈福。 陳沅知立在橋的左端,時而踮起腳尖四下張望。 二人分明說好在永定橋上碰面,怎到了這個點還未瞧見李縝的身影。 她正疑惑著,便有一侍婢穿過人群朝她走來。 侍婢手里提著一金絲鳥籠,鳥籠上覆著一層絹布。她將鳥籠交在陳沅知的手里,而后福了福身子回道:“姑娘。這是我家大人托我捎給你的。” 李縝捎與她的。 她心下好奇,伸手掀開絹布,籠內的那只翠綠色的繡眼鳥便婉轉地叫了幾聲。 銀荔垂眸瞧了一眼:“呀,好似是營帳里的那只。怪不得那日清晨尋不到繡眼鳥的蹤影。原是在這兒呢。” 陳沅知也頗為訝異,她總以為這是小侯爺送與定安的,亦或是旁人送錯了營帳。不曾想這只相思鳥竟是李縝送來的。 “竟是他送的...” “姑娘你瞧,這鳥籠的提手上還束著一根紅繩。” 紅繩細長,由鳥籠垂著地面,一路鋪展,直至永定橋的另一端。 祈福節那日,除了除舊盼新外,多得是求姻緣的才俊佳人。是以永定橋的橋面上系著好些錯綜復雜的紅繩。 一到戌時,求姻緣之人立于橋面兩端,各執一繩。若有適婚男女正巧抽中同一條紅繩,這二人便算是有機緣的。 眼下戌時未到,提手上的這根也不是永定橋的紅繩。 銀荔機靈,又是局外人,她一下子便猜中了李縝的心思。 “看來李大人費盡心思,只想同姑娘有機緣。” 聞言,陳沅知有些哭笑不得。機緣一事本就靠運氣,哪有人直接將紅繩交于對方手中,生怕她被別人牽走似的。 紅繩在鳥籠的提手上繞了一個松垮的結,她一雙手輕輕撥弄,就將細長的紅繩解了下來。 饒是知曉橋面另一端站著何人,陳沅知在卷紅繩時,仍是小心翼翼,心里充滿了期待。 然而,紅繩才卷了幾圈,夜空中乍現一朵煙花似的信號。橋面上頓時熙熙攘攘,看客皆想尋個好位置觀賞煙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