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節 金川山城-《這個異界需要革命》
第(3/3)頁
可惜沒人知道,當地人還疑惑,說金川之亂后,嶺南就在沒有流亡之人了。
劉知易也很奇怪,前禮部尚書李昉是在桓帝時期流放的,金川之亂發生在武帝晚年,李昉因會試舞弊案抄家的時候,嶺南已經不是流放地,他應該被流放到北方。不知道為何,卻流放到了嶺南。
“等到了金川城再問問吧。節度使衙門應該知道。”
作為流放的官員,尤其是禮部尚書這樣的大員,地方官府其實很重視。當年蘇軾貶謫黃州,寫下“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詩句,當地人傳言蘇軾坐船跑了,嚇得知州以為走失了罪人,騎著馬就去蘇東坡家查看。
李昉這樣的大員流放嶺南,節度使衙門一定會時時留心。
憐月點點頭,她太著急了。
天氣一直很熱,太陽下山后,大家才再次進發。依然很熱,每人身上都散發著汗味。
天黑之后,山林慢慢蠕動起來,傳來了一股涼風。所有人忍不住發出吟嘆。
大軍連夜行軍,道旁每隔幾百米插著一只火把,照不亮道路,但能指明方向。
一直走到了半夜,竟然有些微寒。
中途路過一個村子,又修整了一下,吃了一頓夜宵。繼續趕路,天亮前,進入一個山村,在村里休息了兩個時辰,約莫到了八九點,再次出發。相比昨日,再也沒有熱氣,山風清涼。
天黑前,終于來到一座城邊。
金川城終于到了。
城門邊,有嶺南王留下的軍吏,他們攔住每一只進城的軍隊,派一個向導將大家引領到不同地方。有的甚至不許進城,而是繞城而過,在城外安營。
劉知易一行人,被帶進城中,安置在城墻腳下的軍營中。
所有人都顧不得吃飯,幾乎倒頭就睡。
劉知易找到管營,一起登上了附近的城墻。
站在城墻上,金川城內外一覽無余。
這座城修建在山頂,是一座山城。
城墻之內并不甚大,可城外,沿著南北城墻,房屋鱗次櫛比,一層一層的房屋,如同階梯,緩緩下降,最后跟江水相連。
看向北邊,城外四五里地方,就是山下的碼頭,高差約莫一百來米。碼頭寬闊,江水平緩,這就是金川江。江水往上游,通往曲折的河谷,兩岸是連綿不斷的青山。看向南邊,城外十里處才見到河岸,碼頭較小,河面狹長,山坡上放置著十余個絞盤,胳膊粗的麻繩拖著江中的大船。這里是小金川江,上游同樣通向高俊的青山谷地。
往西,山城背靠斷崖,斷崖高聳如云,崖壁上刻著“金川嶺”三個大字。
巖壁背后,是越來越高的陡峻山嶺,這山嶺的名字就叫做金川嶺,是五嶺山脈第一嶺。也是巴山和莽山的分界,往北的群山,就是巴山,大金川發源于巴山和金川嶺之間的峽谷;往南的群山,就是莽山,小金川發源于莽山和金川嶺之間的峽谷。
兩條長河,一條往東,一條往南,金川山城剛好位于兩條河流最近處。這也是金川城為什么如此險峻,卻能成為嶺南商貿中心的原因,這座城,將大小金川聯系在了一起。
在城上觀看了一會兒,城頭來了一個士兵,嶺南王有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元朗区|
儋州市|
垫江县|
于都县|
迁西县|
宝丰县|
台湾省|
精河县|
泰和县|
新化县|
陇西县|
黄陵县|
石狮市|
孝感市|
萨迦县|
五原县|
霍邱县|
佛冈县|
久治县|
时尚|
河东区|
林甸县|
定兴县|
城口县|
上饶市|
壶关县|
沧源|
马尔康县|
积石山|
贺州市|
通州市|
依兰县|
怀来县|
枝江市|
滦平县|
汉川市|
定襄县|
寻乌县|
肥城市|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