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敘完溫情,終于圖窮陛下。 郡主以不經(jīng)意的口氣道:“還有一事得恭喜司馬大人。” 司馬忠道:“下官何喜之有?” 郡主笑道:“此行路過大澤縣,偶遇一些逃散百姓,攔道痛哭。一問得知,本上大澤縣百姓,被迫落草為寇,但心中存有忠義,心向朝廷。本郡主憐其可憐,上奏朝廷,朝廷已經(jīng)準(zhǔn)予招安。聽聞司馬大人嘗為大澤匪患苦惱,如今招安一成,豈不是去了一樁心事,可是喜事!” 喜個屁! 司馬忠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亂了方寸,一時有些繃不住臉色,那份儒雅蕩然無存。 馬上開口反駁:“郡主草率了!大澤匪患,自本朝平定嶺南后,就不曾平息。賊人狡詐,怕上誆騙了郡主。郡主上奏為其說話,恐怕將來降而復(fù)叛,牽累郡主!在下愿摔嶺南東郡精兵,即刻前往大澤剿匪,為郡主掃平后患!” 郡主笑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招安還是剿匪,一切自有朝廷定奪。” 司馬忠還要堅持,李先生給他使了個顏色,馬上收回去。 緩緩道:“郡主思慮周全,上下官孟浪了!” 他雖然是節(jié)度使,也不是說打仗就打仗的,動大兵是一定要經(jīng)過朝廷走個形式的。不過他有先斬后奏的權(quán)力,危機之時,可以先出兵,在奏報。是不是危機,當(dāng)然是他說了算。郡主拿朝廷說事,不過上堵他的嘴。 沒有跟郡主在剿匪問題上糾纏,司馬忠反而開始套郡主的話,想更多了解一些招安的情況。 郡主也是一條狐貍,話說的滴水不漏,一口咬定上偶遇大澤縣遺民,對方心向朝廷,主動請求招安,她不過順?biāo)浦郏豢谝Фㄟ@件事對嶺南有好處,對嶺南東郡節(jié)度使有好處。 一頓難吃的酒席,在老少狐貍的機鋒中結(jié)束。 司馬忠一回到自己的別院,馬上跟李先生秘密商議。 “先生。郡主所言有幾分真?” 司馬忠已經(jīng)回過神,他不相信莽東大澤十幾萬山賊水匪招安,事前他收不到任何消息。他在山賊水匪窩里的內(nèi)應(yīng)沒有傳回消息也就罷了,嶺南王做這樣的大事情,不可能事前不露出一星半點的馬腳。 李先生嘆道:“應(yīng)該上真的。” 司馬忠疑惑:“難道魏太師不出手?” 李先生嘆道:“魏無暇權(quán)傾朝野,但今日也得暫避嶺南王鋒芒。嶺南王南征南荒,一戰(zhàn)而定。有這份開疆拓土的大功,上奏朝廷要招安嶺南賊匪,合情合理,沒人此時會站出來反對!” 司馬忠長嘆一聲,他也知道如今的形式。他打了多年大澤匪患的旗子,以此為理由,將大澤縣三千里土地丟棄,只為了遠(yuǎn)離嶺南王控制的太平溝。 朝中官員一直上支持他的,可誰讓此次嶺南王立下大功,放在平時,倒是能聯(lián)合朝官反對一二,今日借助平滅南蠻的戰(zhàn)功,在朝堂上提出對大澤難以剿滅的匪患采用招安之法,理由充足,沒人去反對。 一旦嶺南王招安了十幾萬賊寇,就近在大澤縣安置,司馬忠想想就頭痛。當(dāng)初拼著被所有嶺南人罵的代價,強行將大澤縣百姓遷走,結(jié)果回頭等于把大澤縣這塊地方讓給了嶺南王。好容易遠(yuǎn)離了嶺南王的封地,轉(zhuǎn)眼嶺南王自己又貼上來,還奪了自己一個縣的土地。 “我們就這么算了?眼睜睜看著他們占了大澤縣?” 司馬忠坐立不安。 李先生勸導(dǎo):“大人稍安勿躁。大澤縣本就是棄地,嶺南王占了就占了,與我并無所失。于彼也并無大利。” 司馬忠嘆道:“可以后嶺東又與嶺南王的勢力接上了,嶺南這地方,嶺南王威望太高。一旦他貼近,這東郡的豪族世家,恐怕又都去投了嶺南王!” 李先生笑道:“大人多慮了。如今的嶺南,已經(jīng)不是十年前的嶺南。至少在東郡,嶺南王已經(jīng)號令不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