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節 那個南蠻-《這個異界需要革命》
第(3/3)頁
他撞得頭破血流,可他把這座傷痕累累的城門撞開了,城門后是披堅執銳,準備追殺逃敵的中原鐵騎。他沒有退縮,嗷嗷叫著向騎兵沖鋒。
一場昏天黑地的廝殺,在渾身重創下失去意識前,他看到他背會的大軍殺回來了。
當他醒過來的時候,一座城的人已經被屠戮一空,他被當成英雄崇敬,他覺得他一個人,征服了這座城。
站在城頭,他把這座城踩在了腳下,城下是無數為他歡呼的勇士。
那一刻勇士突破了他的極限,領悟了他的武道真意,這武道真意,帶著永不服輸的斗志,帶著無堅不摧的意志,還有征服一切的霸道信念。
這是孤身一人征服雄城的霸道真意!
勇士并不懂中原人劃分的武道體系,并沒有跟自己的武道真意命名。
劉知易也不知道該如何給這種真意命名,叫它無堅不摧,又不能概括他成功后的志得意滿,叫它堅韌不屈,又不能體現他必勝的信念。
這個勇士的行為,不只是以一人之力,扭轉了一場戰爭的勝負。如果不是他撞開城池,不是他拖住追兵,那本該是一場南蠻的大敗,中原大軍用防御已經沉底消磨廣樂南蠻的斗志,然后以養精蓄銳許久的精銳鐵騎在曠野上追殺逃敵,南蠻大軍必然崩潰。那場叛亂,本身將以徹底的失敗告終,都不用嶺南王后來平定嶺南。
所以說,是這個男人,一己之力將中原王朝在嶺南的統治徹底瓦解,讓整個嶺南徹底淪陷。
劉知易想用摧城這個直白的詞命名這道霸道真意,覺得過于平淡,這股真意遠遠不止摧毀一座城池那么簡單,嶺南地區廣袤無比,是不比中原小的地理版塊,足以自成一國。
“覆國!”
劉知易將這股真意命名為覆國,足以覆滅國家的意氣。
楚雖三戶能亡秦,這場戰爭,無數南荒南蠻之所以支持金川部,還因為嶺南本來就是他們的故鄉,他們加入金川叛亂,也是為了復仇;血蠡氏最后的勇士,最初來金川的初衷,也是因為部落長老告訴他們要奪回故地,殺光中原人。所以他最后的那決死一撞中,還帶著強烈的恨意,恨意激發出怒火,怒火燃燒出勇氣。
帶著亡國滅族的恨意而來,抱著渴望復仇的意愿殺戮,憑借舍生忘死的本能戰斗,秉持絕不屈服的精神去撞城,懷著戰無不勝的信念去沖陣,最后真的成功了,功德圓滿的氣勢將這一系列強烈的意氣從頭到尾融會貫通,這才凝聚出來如此霸道的真意,能覆亡一個國家!
血蠡氏最后的勇士,凝聚出如此霸道果決堅定的真意,讓劉知易感到十分憂慮。不是因為立場,金川之亂的是非恩怨早就在歷史中劃上了句號。他憂慮的是,如此霸道的真意,方戎女能不能駕馭得住!
而且不至如此,南蠻勇士以感悟這道真意開始,終結了中原王朝在嶺南的第一段統治,接下來是更殘酷的中原大軍收復失地之戰。南蠻人面對的,也不再是嶺南的地方邊軍,而是嶺南王父子率領的中原精銳。
南蠻民族的對手,從嶺南郡換成了大夏國,血蠡氏勇士的對手,從邊郡將領換成來嶺南王父子。
之后的戰爭,開始進入南蠻防守,嶺南王進攻的階段。嶺南王帥軍從楚郡翻過五嶺,在苦河和大澤之間,構筑工事,將東西縱橫一萬多里的南蠻大軍,從中攔腰切斷。一邊收攏離散百姓編練新軍,一邊逐步蠶食,步步為營。
一步一步將東部南蠻蠶食干凈,然后往西發動全面進攻。最后在金川之戰中,徹底消滅了嶺南南蠻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血蠡氏勇士依舊悍勇,依舊沖鋒在前,撤退在后,依舊無堅不摧,依舊渾身浴血。可是,他卻不能不一次次退卻,一次次憤恨。
劉知易看到,在絕對的力量碰撞下,這種用盡全力去奮戰,卻不得不退卻的境況,不但沒有打擊血蠡氏勇士,反而更加堅韌了他的心志。順風順水時的一往無前,是勇氣,窮途末路時的絕地反擊,同樣是勇氣,而且更加可貴,更加純粹。
在一次次絕境中,南蠻勇士初心不變,心志堅定。
劉知易甚至看到了他在戰陣上生擒年輕時候的嶺南王的畫面,他幾乎已經伸手抓住來這副畫面,還是放過了。
下一幅畫面,是面對嶺南王大軍對金川城的總攻中,他繼續負隅頑抗的畫面,劉知易揮手,像打破一個肥皂泡一樣,將這段畫面打碎。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夏邑县|
荆门市|
巧家县|
乌兰察布市|
苍梧县|
体育|
涟源市|
西吉县|
连山|
诸城市|
永丰县|
曲靖市|
尼勒克县|
乌拉特前旗|
邵阳县|
巴东县|
金坛市|
永丰县|
钦州市|
仲巴县|
济南市|
玉溪市|
民丰县|
桦川县|
镇原县|
横山县|
苗栗市|
上饶县|
自贡市|
华亭县|
黄大仙区|
丰镇市|
湘西|
嘉兴市|
神农架林区|
晋宁县|
中超|
曲阳县|
鹤峰县|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