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陸老夫人見狀,在心里嘆了口氣。 陸景河是她和陸老爺子的第一個兒子,周歲酒抓鬮的時候,陸景河只抓了只狼毫。五歲那一年,老爺子的一位同學說陸景河這孩子有靈氣,想要收他做學生。 那名同學是一名非常著名的書法家,在書法界是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只是性子孤僻,很少與人交往,在所有人中也就和他們夫妻倆的關系親近一些,能讓他主動提出來要收學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 只是對方住在深山中,如果陸景河跟他學書法,就只能離家跟他走。 她和陸老爺子只有一個兒子,自然是不舍得的,只是當時陸景河對書法已經顯露出了非常大的天賦,他們又實在不舍得荒廢他的才能。 陸景河年紀雖然小,但是平日除了上幼兒園,其他的時間都花在練字上,其他小朋友在拿鉛筆的時候,他已經在用毛筆臨摹字帖了,除此之外他沒有其他的愛好,同齡人喜歡玩的游戲他一概不感興趣,因此她和陸老爺子考慮了一番,還是選擇讓他拜了那位書法家為師。 陸景河到了深山之后,一切生活起居都有人打理,他的老師齊老除了在教學上比較嚴苛之外,其他的方面都將他養得非常精細,吃的穿的,都是頂好的。 在山中上學不方便,齊老便高價請來了各學科的專業老師給陸景河授課,如此一來,在學業上陸景河不止一點沒有拉下,還比同齡人優秀許多。并且齊老還通過人脈關系,讓陸景河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以及研究生都參與了畢業考試,獲得了正規的畢業證書。 齊老一生未娶妻,他真心拿陸景河當親兒子對待,不止將畢生才學傾囊相授,更是在他逝世之后將所有的財產留給了陸景河。 而陸景河也沒給他丟臉,年少成名,如今不過三十歲,在書法上的造詣卻已經名列國內書法大師前幾名。 兒子這么出色,陸老夫人和陸老爺子自然是感到驕傲和欣慰的,只是事情總沒有十全十美。 因為沒有從小養在膝下的原因,陸景河和他們兩人相處總是頗為生疏,即使當年他們也經常去山中探望,卻總不及和他和日夜相處的老師來得親近。 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兩人總覺得虧欠了陸景河,雖然在婚姻這件事情上會多念叨幾句,但也沒有真的去逼迫陸景河,每次的家庭會議到了最后也開不出個什么結果。 現下也是如此,第一個議題簡單便揭了過去,輪到了陸嶼的學習問題上。 陸嶼是陸老夫人四十五歲那年生的,算是老來子,不免寵溺了一些。陸老爺子年輕的時候,是大型制藥公司的專業研究員,級別非常高,而陸老夫人是一名翻譯官,兩人的收入都非常豐厚,所以陸嶼從小也是富養長大的。 即使是后來陸嶼的花費歸陸景河管,也是如此。 陸景河沒有在學校生活過,對學生的生活費這一塊沒有概念,他自己沒有為錢愁過,對陸嶼便也是這般相待,陸嶼每月上萬的生活費少不了,如果學校有其他活動要支出,也是另外算。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便是他覺得自己平時遠在山中,能陪伴父母的時間少,這一方面全靠陸嶼,為此也要讓陸嶼過得寬裕一些。 好在陸嶼也沒有拿錢和外面那些亂七八糟的人玩,除了學習比較差之外,他倒也沒長歪,平時放學就回家打打游戲,也不會學別人出去喝酒鬧事。 關于陸嶼學習的問題討論起來可就久了,陸嶼從小養在陸家二老身邊,還是寵著長大的,二老對他沒有對陸景河那種愧疚的心理,陸老爺子罵起他來毫不嘴軟,不帶停頓地噴了他半個小時才罷休。 陸嶼被罵得多了,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一聲不吭地聽完陸老爺子的教訓,末了還給陸老爺子端茶讓他消消氣。 會議開了一個多小時,最后形成“讓陸嶼轉到市高念書”的決議,然后散會。 散會后,陸老夫人問起陸景河最近的生活情況,她之前提議過讓陸景河搬回家中住,如今齊老逝世了,他一個人在山中未免太孤單了些。 陸景河拒絕了,他在山中住了二十五年,早就習慣了那里的一草一木,搬回來只會不適應,而且那一座宅子是老師留下來的,老師雖然不在了,他卻不能將他老人家留下的房子和東西荒廢在山里。 陸景河這么多年的生活都是一成不變,若說有什么不一樣,那便是姜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