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功夫練成了,舉手投足都是殺招,一招一式每一個變化全是整個身體從內到外合作的結果。自然是想怎么發力就發力,想用多大勁就用多大勁。就像是形成了一種身體的本能一樣,根本不用費心去控制和考慮。 但要是,想要把這種發力的過程由極快到極慢的展示給別人,那就肯定不是一般的費勁了。 “好家伙,你這手真的像是刀一樣啊!這就是勁斂一線,拳腳如刀?乖乖,我以前還只當是牙猜在吹牛,沒想到功夫練到家,真的是能把手腳練得和大刀一樣凌厲啊!!” 馬千軍圍著兩截的木人樁仔細的打量了好一會兒,一邊看,還一邊學著吳奇的姿勢動作,嘗試著空手發了幾下力,初時一掌劈出去還是啪啪作響,慢慢的十幾二十下后,這聲音就變得越來越尖銳了。 像是手里拿著刀劍在揮舞一樣!嗤嗤聲,不絕于耳。 “你的動作要慢下來,要去體會發力時渾身上下各處關節韌帶和筋骨肌肉的變化,而不是要重點放在出手發力的最后一刻。這樣等你把全身上下的每一處所在都練熟了,再去配合專門的呼吸和吐納,自然就能隨時把力量凝成一條線。” 接下來吳奇又針對著自己剛才那一下的演練,從腳到手,里里外外,將每一處的細節都給馬千軍,仔細的講了一個遍。其細致的程度,簡直是傾囊相授,沒有一點保留。 而馬千軍本身就是個十分聰明的人,平日里又練功不輟,得到吳奇這一次的指點,心里也是豁然開朗。以前練習時的許多不明白,模模糊糊的地方,頓時就像一層窗戶紙被捅破了一樣。 于是,接下來再練習時,手腳發力便全都開始整合了渾身的力量,即便還是有些生疏,但是已經可以用平時四五成的力,打出相當于原本十成的爆發程度了。 由此可見,練功夫的人真是不能只是一味的閉門苦練,還是得有個明白人在身旁時刻指導才行。用古人的一句話講,那就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經。 有時候一句話點明了關竅,就足以頂得上你數年的苦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