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某種意義上來說,劉璋確實是一個廢物,半點用處都沒有的那種。 但是,一來他是漢室宗親,二來他也在蜀中有著莫大名望。 所以,雖然他已經被趙韙制住了,但他的名望, 卻也是極其有用的東西。 “有了劉璋的幫助,主公雖不敢說在南方一帶便有了莫大名望,但起碼往西進攻也算是名正言順了。” 呂范嚴肅地道,“除此之外,主公還應該想辦法爭取到士燮的支持。” “此人在交州一帶有著莫大聲望,一旦主公能夠得其襄助,再加上劉璋、袁紹二人的名望, 主公在這天下之間, 便才是真的有了進攻他人的名義?!? 是的, 名義。 在這個時代里面,名正言順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可以說,但凡是不名正言順的人,大多都不會有什么好結局。 更不會有什么好的立足根基。 雖然孫策現在既沒有獲得壞下場,同時也有了一塊好的立足根基。 但是。 沒有名正言順出兵的權利,他就是打不過去。 就像是在原本的歷史上一樣,孫權確實很厲害,他麾下的人也大多都很牛掰。 可這又怎么樣? 從始至終,他真就拿下了整個荊州嗎? 偷襲荊州,其實也就是偷襲的長江以南罷了。 長江以北,開始的時候是劉表,后來是劉備的勢力,到最后就又成了曹操的勢力。 可以說,長江以北從來就不屬于孫權。 不論他有多能打,不論他用出了多少陰謀詭計, 不論他到底付出了多少的能力…… 但他就是打不過去。 他進攻合肥, 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假如把劉備放在那個位置上, 劉備就絕對不可能被合肥給困住。 倒不是說劉備真就比孫權要強了。 實際上,孫權集團里面的人,那還是很牛掰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遜色于劉備一方。 但,他就是打不過去。 原因就在于,他名不正言不順。 張遼張八百可以威震逍遙津,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在于,他能夠發動當地的百姓。 沒有人會真的覺得張遼用八百人就能守住城池了。 八百人,放在城墻上面每一面才二百人而已……就算不去計算身后的,那每一面墻上都沒有四百人。 這種情況下,誰能防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