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明白-《覆漢》
第(2/3)頁
“所謂無力,乃是指執行政策之事,需要人力物力,而當今天下,人力物力卻泰半都在世族、大戶、豪強、宗族之手。”話到此處,婁圭不由冷笑。“而他們多是貪鄙無知,欺上瞞下之輩,平日間連最基本的算賦都不愿意上繳,何況是要他們出力?所以,即便是官吏一體,認真施政,可若不能抑制和使喚這些豪強世族,怕也是辦不成事的,這個就叫做無力!”
原本有些沉默的王修,此時卻也不禁一嘆:“子伯兄所言甚是,我在青州,常常見到豪強無德無行,為所欲為……那么想來不管拉攏還是鎮壓,這抑制豪強便是子伯兄為令君所獻上的第八策了?”
“不錯!”婁圭捻須昂然應道。“推廣農藝、興修水利、建立學校、獎勵風俗、理訟斷獄、群防群治、排除異己、抑制豪強……這便是我婁子伯為少君治理襄平所獻八策!”
公孫珣聽到此處,也是不由振奮,然后就在榻上起身,握住了對方雙手感慨言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實在是不該把子伯還看做是當日連征收算錢內幕都不懂的世族子弟!這八策,我公孫珣盡數收下了!”
婁圭也是得意失笑:“少君不必介懷,所謂知恥而后勇,若不是當日在中山所見所聞,大為震動,我也不會在遼西、緱氏時,與周圍人多學多問這些事情。”
公孫珣撫其手而笑……之前上岸后的尷尬,更是一去不復返。
就這樣,一夜無言,等他們再度上路時,定下‘聽濤八策’的公孫珣一行人卻是胸有成竹,昂然往襄平而去了。
而果然,一路上,眾人沿途所見,只覺得遼東地域廣闊,遍地沃土,而且雖然處于塞外,卻氣候宜人,居然隱隱和青州仿佛,乃是天然的開墾之處,怪不得青州一有流民就多往塞外而來……而這,也與婁子伯所獻興農二策隱隱相合。
然而,時值農歷七月,正在秋初,莊稼都在地里,公孫珣一行人一邊指點河山一邊縱馬向北而去,卻總覺的周圍荒地多的過分……等到他們來到汶縣(后世營口),進入了遼河平原的范疇以后,眼看著周圍土地肥沃、地勢平坦,卻依舊荒蕪多多時,眾人才終于感覺到哪里好像有些不對勁了。
于是公孫珣徑直尋了一處官寺,帶著侍從入內尋出了一個鄉嗇夫,然后便在鄉寺中亮明身份,詢問此處耕地之事。
這鄉嗇夫雖然有些稀里糊涂,但等到對方亮出身份來,他卻是立即畢恭畢敬起來,然后就請公孫珣做了主座,自己立在一旁回復了這個疑問:
“回稟公孫縣君,本縣確實未曾行過興修水利、墾荒建田之舉……”
“這是為何?”婁圭當先一步,插嘴問道。
“這是因為此地不缺田啊!”鄉嗇夫對上婁圭就坦然了許多,便當即攤手言道。“不滿幾位,我們遼東這地方,一郡大小不亞于中原半州,而且自我們汶縣往北,乃是一片平原,所謂河流縱橫,多有沃土。所以莫要說本地人,便是青州、冀州逃荒的過來赤貧之人,只要愿意賣力氣,也隨隨便便就能尋一處良田自由開墾種植,哪里需要縣中、鄉中再行此事呢?這不是浪費本就稀少的民力嗎?”
婁圭一時無言,便是坐在那里沒出聲的公孫珣也有些懷疑人生,是真的懷疑人生……要知道,他年少時就在遼西郡府為吏,這種邊郡不缺地只缺人的事情,便是遼西遠不如遼東這么明顯,那他其實也是應該知道的。
可是為何當日在沓氏會沒有想起來這些事情,反而信了婁子伯的鬼話呢?
是自己這些年東奔西走,漸漸忘了塞外風物?還是當日自己暈船暈的太厲害?
“襄平那邊也是如此嗎?”婁圭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這是自然。”鄉嗇夫直言道。“襄平雖然人口多些,但終究是人少地多的大局未變……而且諸位想想,便真有一日襄平那邊缺耕地了,只要太守一聲令下,直接往我們這里遷移便是,何必要大動干戈修什么水利呢?”
婁子伯一時黯然。
“便是興修水利、開墾耕地一事不必再提,子伯兄其他七策也是極佳的。”王修是個老實人,見狀趕緊安慰。“比如說推廣農藝……”
話剛說到一半,王叔治自己就戛然而止了……其實仔細想想就明白了,既然是人少地多,只缺民力不缺耕地,那粗耕便是,何必一定要學內地那樣推廣所謂農藝呢?難道以往循吏們大力推廣的那些農藝,諸如漚肥、細耕等事就不需要人力嗎?
實際上,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所謂勸農一事多是根據耕地與人口這個矛盾而來的,而如果這個矛盾不存在的時候,那傳統意義上的勸農手段就都沒多大意思了。
甚至,連一旁的公孫珣和遠在遼西的公孫大娘恐怕都不曉得的是,歷史上遼東一地由于土地矛盾沒有那么嚴重,再加上沒有戰亂,所以在漢末到魏晉時期,它的農業水平都是非常發達的,甚至幾乎要超過長江流域。
而且往后百余年,便是此地氣候轉冷其實都沒有影響到農業發展,因為這年頭多是一年一收,寒冷氣候非但沒有侵蝕農業周期,反而間接的使遼河下游的大片沼澤鹽堿地自然轉化為了良好的耕地,并成為了很多遼東割據政權的基業……
總之一句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遼東這里不缺地,只缺人!
“我早該想到的,”婁子伯觀察了一下坐在那里的自家主公面無表情的臉色,然后不由干笑言道。“當日在遼西,整日都見到青、冀兩州之人往塞外遷移,本就是因為此處有活路。少君……”
“我再問你,”許久沒開口,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公孫珣忽然再度向那鄉嗇夫問道。“遼東此處學校、教化之事如何?遼東十一縣,各處縣中可有學校?鄉野之間,可有私學?”
“這不至于吧?”婁子伯也有些慌了。
“回稟公孫縣君。”這鄉嗇夫果然又畢恭畢敬起來。“縣君不愧是我幽州難得的‘智勇雙全’之士,這還沒有上任便已經知曉虛實。說起學校,本來咱們塞外也是沒幾個學校的,但自從去年,聽人說令堂公孫大娘外出一趟回來以后,貴家安利號便開始主動在塞外各城行所謂‘捐資助學’之舉,如今塞外諸城,不止是遼東,便是樂浪和玄菟也都每城都有學校了。”
公孫珣再度發愣。
“可是老師從何處來?”婁圭愈發慌張。“捐資助學一事我在遼西也有所聞,可當日不是說擔心讀書人不愿意來商號學校中教授經典嗎?”
“這事我也不清楚。”鄉嗇夫坦誠道。“只知道好像是貴號請出了一位青州來咱們遼東隱居的大儒,去往襄平教授,而此人甫一出面,周圍那些原本推三阻四的退休吏員也都紛紛出來執掌各地學校了,便是各地縣君,如今也屢屢有親自下場講學之事……說是行教化之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开封县|
灵川县|
邵阳县|
永登县|
兴化市|
天台县|
胶南市|
古丈县|
淅川县|
安岳县|
双柏县|
璧山县|
会东县|
锦屏县|
天柱县|
呼玛县|
湄潭县|
台南县|
犍为县|
平谷区|
五华县|
田阳县|
沂源县|
五莲县|
高密市|
忻城县|
康定县|
淳化县|
莫力|
六盘水市|
余庆县|
嘉黎县|
观塘区|
辽宁省|
新郑市|
穆棱市|
车险|
烟台市|
麻江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