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二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覆漢》


    第(3/3)頁

    雙方一起一落,此消彼長,外加足足三千兵馬的悶不做聲直撲灘頭,倒是河灘上的戰局從上游徐晃來的方向開始瞬間直下,眼見著關西軍的一翼便要全線崩潰。

    張濟怔怔了看了片刻,心里便迅速計較清楚,他現在異常清醒,若是不能接應營外部隊回營,坐視全軍崩潰,且不說他的大營夜里能不能守住,只說若是坐視兩翼軍心動搖,潰敗而走,屆時敵眾趁著落日之際隨潰軍卷入營中,他又該如何防守呢?

    一念至此,張濟心知不能猶豫,便匆匆召集了營中最后一支可用部隊,又搜羅了千余輔兵,然后便親自棄刀持矛上馬,打開大營北門,準備去攻破當面之敵。

    這么做是正確的,因為張濟的部隊是真正的生力軍,而帶著徐榮旗幟的那支千人部隊連續行軍之下,其實也已經疲憊到了極點,此時全靠一口順流而下的余勢在作戰而已。

    若能當眾擊破這千余人的佯攻,不指望上游灘頭上被徐晃攻擊了后背的部隊能活著回來了……真的很難……但讓下游的部隊重拾信心,有秩序退入營中,還是能繼續勉力維持大營的。

    然而,徐公明回過頭來,看見張濟旗幟主動出營,卻也是隨機應變,做出了一個徹底改變戰絕的決定——他居然轉身率部朝著營門方向迎了上去,大營外,佯攻之勢瞬間變成實攻!

    另一邊,張濟下的將臺,便再看不起沒有旗幟的徐晃部主力動向了,其人大開營門,出戰迎敵,卻不料當面便撞到了徐晃主力,登時陷入苦戰!

    與此同時,西涼軍兩翼主力戰兵見到張濟旗幟迎敵,卻不能擊破當面之敵,反而有被反沖之勢,不由人心惶惶,人人思退,再加上日落在即,本就有退兵之令,便陣型松動,果然如張濟擔憂的那般,有潰退的之勢!

    張濟進退不能,兩翼西涼軍漸漸不支,關鍵時刻,真正引起全線崩潰的乃是河東新到的那波援軍,這是真正的生力軍,其部既然來到河西,便在其落腳處指揮官的趙云帶領下直沖一部敵軍,徹底逼潰對方!

    落日余暉之下,黃河滾滾向南,西涼軍全軍皆潰,張濟見勢不妙,準備強行退后關上營門,卻被徐晃死死釘住,一路追入寨中!

    “勝了!”河東大營的夯土將臺上,田元皓一改之前的陰冷臉色,握拳振臂而呼。

    而婁子伯卻已經是癱坐在了高臺之上。

    另一邊,張濟倉惶逃入營中,回到高臺之上拄矛觀察形勢,但入目所見,只見南北兩側大門,一面已經被徐字旗擠了進來,甚至一路追到不遠處,而另一面卻居然是那個趙字旗追著潰軍第一個進入了營中!

    此情此景,身為宿將的他又如何不明白大勢已去?

    而隨著張濟的目光掃過營外河灘上的殘肢斷臂、傷兵死尸,其人既覺得有負于董卓,又覺得有負于將士,更覺得有負于自己那英年早逝的侄兒,便干脆扔下長矛,撿起地上那只帶著血漬的刀來,直接了當的自刎于將臺之上……時年四十三歲。

    五月十七日,太陽徹底落下,得益于徐晃尤其出色的表現,幽州軍在付出了極大傷亡的代價下在一日內便攻下了蒲津。

    而此時,華陰的董旻、郭汜剛剛得到求援傳訊。

    ——————我是慢半拍的分割線——————

    “晃過采桑津,連日奔襲苦戰,軍士皆怨,祈稍歇,晃不許,或勸曰:‘軍中上下皆河東也,何得怨于鄉人而失寬譽?’晃嘆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遂促軍速行,既至蒲津,逢渡河苦戰,晃見戰酣,即揚聲舉旗攻敵將張濟營,而親持手斧密轉灘頭相戰。濟見灘頭欲壞,自將步騎千余出戰,晃即折身擊之,退走,遂追陷與懼入圍,破之。濟刎于將臺,余眾皆降,蒲津乃陷。太祖聞曰:‘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順河七日奔兩百里破兩城而取一寨者,公明此戰,可曰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而解也。’左右皆服。”——《舊燕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二十一

    PS:說個事情,開書一周年,書友們很熱情,百盟雖然失敗卻也已經讓人感激不盡了,所以書友管理組的同志們似乎要搞些活動回饋大家,具體怎么回事我是稀里糊涂,只是今天才被人通知(就好像百盟活動一樣)了一個,說是首先是有本章說的活動,貌似是起點官方的以外威力加強版——所以,希望大家踴躍參加本章說活動,除此之外,鄭重邀請諸位盟主和正版訂閱者加入書友群931557287……因為還有其他回饋活動,具體是啥,我真的不清楚。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习水县| 密山市| 大田县| 南澳县| 仙游县| 屏东县| 德兴市| 沽源县| 万宁市| 井冈山市| 郎溪县| 正镶白旗| 广昌县| 奉贤区| 新营市| 阿合奇县| 同德县| 东海县| 乌苏市| 卢湾区| 霍州市| 福鼎市| 康马县| 石景山区| 饶阳县| 始兴县| 尼玛县| 金阳县| 阿图什市| 舒城县| 宣汉县| 长春市| 清徐县| 潢川县| 沿河| 武城县| 汾西县| 祁门县| 积石山|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