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覆漢》
第(3/3)頁
而最后,燕公居然留賈詡、審配等六相守鄴下,自己親自引鄴下最精銳的高順部、張遼部,往洛陽都督司州兵馬,并以徐晃、臧霸前突到南陽最北面的魯陽地區,以作接應。
話說,如今局面真的是強弱分明,燕公不動則已,一動看似已經極為克制,卻儼然是全面圍攻的姿態了。
實際上,按照燕軍有意無意的半公開公文顯示,只是預定計劃中分配到襄陽、鄧縣這個方向的正面之敵,也就是徐州、益州、涼州等地的兵馬,就多達二十八營、四十余部,累計四萬之眾!更遑論其余方向的各部兵馬總和與保障后勤的民夫了。
兵部當然也有好事的年輕官員,他們按照各地調度兵馬的文書大略估計,很容易便得出結論,全局之下,從最東面長江口的水軍到最西面巴蜀漢中一帶的部隊,此役,雖然燕公極力克制,卻還是事實上動員了百萬民夫以上,前線大軍也約有十五六萬!
當然了,這個時候這個數字就沒有多少意義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直接移動到了南陽郡的最南端,也就是襄陽、鄧縣一帶,因為彼處很可能會爆發一場天下最后之戰,好為燕漢之間做個最后的了結。
三月初五,燕公抵達洛陽,在此做預備的司州牧韓當當即出南陽為呂范之副。
三月初七,西線副都督、冠軍將軍趙云便引涼州、漢中兵馬抵達沔水中游的縣,距離襄陽已不足四百里。
三月初十,大司馬、大都督呂范從汝南抵達南陽郡治宛城,并在此處匯集了兩位副都督,也就是改任司州牧的韓當與軍師將軍荀攸,三人旋即在彼處建立了新的前線大本營。
三月十一,徐晃、臧霸部約兩萬眾抵達南陽郡最北面的要沖魯陽。
三月十五,來自洛陽的兩個新兵營,在戴罪立功的新任河南都尉司馬懿與原洛陽屯田都尉韓福的帶領下與徐州方向的陳登、糜芳、曹宏、孔秀、陳群等人所領的四營兵馬匯集于新野,合計四營戰兵,兩營輔兵;
而等到三月廿一日,隨著趙云部前鋒孟達率趙昂、姜敘、傅干、韓德、謝徵五營兵至朝陽,最前線的鄧縣身前更是已經有了足足十一營兵馬!其中八營戰兵,三營輔兵,合計十五部,一萬五千眾!
而與此同時,說來荒謬,劉備麾下聚集在襄陽的兵馬,居然只有七八千眾……沒辦法,真到了準備決戰的時候,人力物力的全面落后才彰顯無疑,再加上官渡之戰的余波、之前荊州全力支援益州的影響、荊南四郡拒絕提供后勤,南郡也儼然陷入到了某種后勤危機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丹陽、豫章兩郡兵馬遲遲沒有抵達,只有數名驍將至此而已,偏偏他們還要分兵給文聘,讓后者在夷陵去防守公孫越……那么問題來了,區區一郡還想剩下多少兵?
不過更要命的一點是,隨著燕軍部隊的威勢再度展現出來,某些人卻又再度腿軟了,尤其是南郡的東南部……越來越多的地方大族以保衛漢室為理由,拒絕了劉備的征召,反而紛紛往江夏匯集。
說起來可笑,此時的江夏地區,安陸、西陵、沙羨三地,此時居然合計匯集了三四萬大軍!
劉備遣崔琰去要援兵,小天子和劉表、京澤全都咬牙答應了,可這些人卻愣是堆積在沙羨不挪窩。
如此局勢,幾乎可以想象,一旦趙云部主力抵達,或者徐晃、臧霸部前移至鄧縣,那不用等到上游公孫越突破三峽或者下游關羽的海軍逼降孫權,也不用等身后荊南四郡反水……只是襄陽城前的兵力差距,也會漸漸變成一個讓人絕望的鴻溝。
情勢如此,有些言之鑿鑿的豪言壯語,真的已經顯得毫無意義了。
“算了,不必等了!”這一日,襄陽城頭,夕陽西下,劉玄德望著北面漢水久久不語,面色不變,卻是從容回頭,對著身前江漢文武做了一個合理合情的決斷。“我意已決,當趁敵立足未穩,先主動出擊,破此十一營新兵!”
江漢文武,俱皆無言。
三月廿三日,劉備只留一千兵馬交予魯肅防守襄陽,卻是親自率七千眾過漢水,出鄧縣去了。
而其部甫一渡河,擁有絕對哨騎優勢的呂范便不敢怠慢,其人親自率聚集在宛城的南陽本地兵約一萬眾南下,并要求司馬懿、孟達等將即刻動身……燕軍合兵近兩萬五千眾,然后以近四倍的兵力優勢即刻順著水兩岸浩浩蕩蕩向前撲去。
而劉備得知訊息后,居然絲毫不懼,卻是繼續分兵一千與糜竺守鄧縣,然后便以張飛為先鋒、李通為斷后,只引六千兵順著水迎頭北上。
此時,消息傳到了魯陽,早就得到命令的徐晃和臧霸也即刻起兵向南,卻是往隨縣而去了。
我是兵馬俱無的分割線
“臣松之案,備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故能得人,蓋有英雄之態焉。然一曰以情度事,生死契闊;二曰難定主次,不分大略。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況相遇太祖,有度而遲,終為燕地一游俠也,未成高祖之器。”《典略》.燕.裴松之注
ps:書評區很熱鬧啊,但是好多創作為啥不打個完本活動的名號啊?只有二十幾個帖子有完本活動的標記,有這個標記有錢拿的……別給我省錢啊。
還有,書評確實精彩,真心想眾籌寫書了。
順便推書《重生南非當警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大渡口区|
隆林|
山阴县|
沂南县|
枣庄市|
上虞市|
德清县|
清原|
济阳县|
依安县|
佛教|
龙游县|
泰州市|
沅陵县|
固安县|
柘荣县|
惠水县|
专栏|
台北市|
白河县|
江口县|
罗平县|
永寿县|
吴旗县|
逊克县|
怀来县|
甘泉县|
怀集县|
新化县|
武汉市|
思茅市|
巴东县|
屏南县|
荣昌县|
长子县|
长宁县|
理塘县|
原阳县|
长泰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