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章 道士下山(下)-《神藏》


    第(1/3)頁

    按照老道士的說法,他當年在道觀門口現方逸的時候,方逸渾身上下都是光溜溜的,甚至連個包裹身體的襁褓都沒有。

    那時方逸身上唯一的一個東西,就是掛在他脖子上的這個吊墜,當時正被方逸含在嘴里往肚子里下吞咽著,憋的一張小臉通紅,要是晚被老道士現一會,指不定現在還有沒有方逸這個人呢。

    不過老道士似乎對這骨質的掛墜不怎么感冒,他雖然告訴了方逸這掛墜是從他身上現的,但卻是從不允許方逸佩帶,這讓年幼的方逸十分的奇怪,拐彎抹角的打聽出了這掛墜的來歷。

    在一次酒后,老道士告訴了方逸,原來這只比拇指甲稍微大一點,雕琢著一個看似簡單線條的掛墜,其實是佛門的一個法器,而且還是密宗的特殊法器,藏語稱其為嘎巴拉。

    所謂嘎巴拉,指的是用人骨制成的念珠或者是法器,在所有宗教里,也只有佛教中的密宗才用。

    密宗又叫真言宗,是佛教的宗派之一,流傳于藏、青等地,由于其在實踐中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禮儀,本尊信仰崇拜為特征,所以一直具有神秘主義的特征。

    密宗法器多用人骨,當然人骨念珠所用的人骨,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的,它必須是喇嘛高僧的遺骨,就像是藏民們死后流行天葬,把自己的尸體喂食給老鷹,以達到世祖割股喂鷹的佛教境界,肉體已經成為生靈的食物,骨頭便捐出來做法器。

    人骨念珠最多用的是手指骨和眉骨,因為佛教講究因緣,僧人作法手指自然用得最多,而眼睛則是閱佛經明世情的地方,這兩個部位可謂是最有因緣,是具有悟性的骨骼,當然可以成為開啟后人之智的法器。

    手指骨做成的念珠一般來說較為容易,一般一副念珠十個手指的骨骼便可制作而成,而眉骨是比較硬的,所以一副念珠可能要用十幾位高僧的眉骨制作而成。

    試想小小的念珠竟然有十幾位高僧的因緣在里面,對于一個佛教徒來說那將是多么珍貴。

    而且人骨念珠或者法器的制作十分復雜,因為全是手工制作而成,所以僧人要擁有非常高技藝的,每天還要磨出其光澤,這樣可能要用十幾年的時間,同時要湊足一副念珠所有的眉骨,需要等十幾位高僧圓寂,這樣一來可能一副念珠需要花去五、六十年,甚至一百年。

    只有指骨和眉骨制作的人骨念珠才能叫嘎巴拉,而小腿骨等人骨制作的念珠只能叫做人骨珠,不能被稱之為嘎巴拉,而由高僧人骨做成的嘎巴拉則是少之又少。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在七八十年代之前,藏地和內地的接觸一直都比較少,藏傳佛教在世人眼中也一向都很神秘,要不是老道士一生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恐怕他也未必能認出來這是由眉心骨所磨制的嘎巴拉。

    按照方逸師父的說法,這枚嘎巴拉內蘊含著精純的念力,應該是一位得道高僧甚至是活佛眉心骨所制,只是佛道殊途,老道士雖然為人豁達,但也不愿自己這個道家弟子去佩帶佛門法器。

    方逸從小被師父養大,很是孝敬師父,所以他雖然知道這個嘎巴拉法器和自己有著莫大的淵源,但也從來都沒佩帶過,只是偶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會將其取出來把玩一番。

    “切,干嘛那么緊張?話說你什么東西我沒見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治多县| 刚察县| 乌什县| 夹江县| 苏州市| 惠东县| 外汇| 武陟县| 贵德县| 阜康市| 桦南县| 东山县| 神木县| 杭锦后旗| 贺兰县| 宜黄县| 游戏| 策勒县| 大石桥市| 镇江市| 吴堡县| 房产| 宜州市| 邯郸县| 安徽省| 山西省| 马边| 内江市| 内黄县| 界首市| 溆浦县| 新竹市| 奉化市| 安国市| 夹江县| 吴桥县| 页游| 岳阳市| 黔西|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