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斷臂公主死復生(1)-《敦煌天機》
第(1/3)頁
“說到哪里了?”明水袖問。
顧傾城接話:“說到城破,接下去應該是你逃離京城的段落了。”
看來,顧傾城對明水袖的所有歷史細節都已經十分熟悉,可以隨時提醒,大概比明水袖自己更能信手拈來。
“對,我離開了京城,隨著一個名叫張篤守的駕前金吾大將。他是父皇最寵信的人之一,武藝高強,為人忠厚,是朝中不多的忠臣之一。他喬裝改扮,雇了一輛馬車,出城向西,一路狂奔。那時候,我們沒有目的地,只知道離開京城越遠就越安全。可是,我萬萬沒想到,他雖然是朝中重臣,卻跟叛賊張獻忠暗通款曲,帶我逃離李闖王的地盤,為的是將我獻給大魔頭張獻忠。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卻為時已晚,無法逃脫。在太行山腳下,我們與張獻忠派來迎接的八百快刀手會合,帶隊的年輕將軍名為電青桐,不但武藝高強,而且精通醫術。他替我包扎傷口,又謹慎用藥,使我漸漸康復。我不愿被張篤守交給張獻忠,寧愿死,都不肯以父母給予的清白身軀侍賊。快到張獻忠大營的時候,我找個機會偷了電青桐的小刀,企圖割喉自盡。關鍵時刻,電青桐救下我,也救下了我的心。他殺了張篤守,驅散快刀手部隊,帶著我繼續向西,踏上戈壁灘,一路浴血拼殺,最后到了敦煌莫高窟。那一夜,是九月十五,百步之外,人臉上的眉毛清晰可數。我和電青桐被困于莫高窟上,遠遠近近的起義軍馬隊縱橫馳騁,卷起一陣陣煙塵。電青桐重傷,自起兵時就跟著他的三個好兄弟也各自掛了彩。每個人都明白,等待我們的將是大魔王張獻忠的凌遲手段。最后一次突圍時,三個兄弟伏尸于112窟之外,身體被起義軍的標槍戳成了血篩子。電青桐倒在我懷里,我們癱坐在反彈琵琶圖下……”
這一段話冗長之極,但其中包含了太多歷史事件,令我豎起耳朵仔細聆聽,生怕錯過了任何細節。
關于張獻忠和李自成,史書中有詳細記載。
張獻忠字外號黃虎,是陜西定邊縣人,崇禎年間組織農民軍起義,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稱大西王,年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被流矢擊中而死。此人留下很多奇聞異事,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寶、掩旗息鼓等。
李自成于崇禎二年起義,崇禎十六年在襄陽稱新順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大清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圍攻李自成。李自成戰敗,逃出北京,順治二年,敗走湖北通城縣九宮山而亡。
起義軍中,李自成與張獻忠公開不合,所以張篤守不降李自成而輾轉投奔張獻忠是完全可信的。在當時,張獻忠因殺戮過重而有了“重臨人間大魔王”的稱號,也是盡人皆知的事。如果明水袖真的是明代最后的公主,出于名節、尊嚴考慮,也的確應該有“寧死不屈”的想法。
“電青桐、張篤守兩人在正史、野史中都有記載,張獻忠麾下鐵血軍圍困莫高窟一戰,也有少許記載。如今莫高窟里有幾個洞窟煙熏火燎的痕跡,就是鐵血軍留下的。張篤守是張獻忠的遠方親戚,論起來,應該稱呼后者為爺叔。昔日李闖王入京,張篤守早就得到消息,持著起義軍的腰牌逃出西門,非常容易地避開了亂軍踐踏。唯一沒有記載的,就是斷臂公主離京的事,所以很多史學家誤以為,公主已經在亂軍殺入宮苑時與無辜宮女們一起被……”顧傾城皺著眉補充。
烽煙四起的年代,城破之后,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會遭到勝利一方的洗劫,正是元曲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真實寫照。
倘若公主斷臂后再遭劫難,肯定是沒法活下去了。
正史之中,對闖王李自成的肯定多過否定,但他囚禁并恩寵陳圓圓、沉浸于天下太平當皇帝的樂趣中,是直接導致起義失敗的主因。所以,公平來看,對此人的一生應該是褒貶各半才對。
被困莫高窟的逃犯只有死路一條,而且,就算勉強逃出,在茫茫戈壁灘上流竄,沒有車馬、食物、清水、地圖、接應、后援的話,最終只會倒斃于逃亡途中,仍然不得善終。
“后來一定是發生了奇怪的事?”我試探著問。當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到了現在,明水袖好好地坐在我面前,而且肢體健全,毫無殘疾。只能說,神跡一出,天下太平。當一個人受到神的恩典禮遇時,任何苦難折磨,不過是杯水風波。
明水袖沒有立即回答,只是摩挲著右臂,眼神空洞渺遠,已然神游方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城市|
偃师市|
常山县|
永新县|
个旧市|
昌江|
长岛县|
璧山县|
无极县|
家居|
长泰县|
日照市|
百色市|
大埔区|
张北县|
新丰县|
石屏县|
巴南区|
罗山县|
奉新县|
望都县|
墨玉县|
云龙县|
宁阳县|
嘉定区|
体育|
浦县|
大连市|
西乡县|
北京市|
宾阳县|
阿巴嘎旗|
隆林|
吉木萨尔县|
文昌市|
梨树县|
洱源县|
福安市|
铅山县|
右玉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