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得地失人,拋石機-《逆天換明》
第(2/3)頁
而紅夷大炮的出現,還要在明末,那才是攻城的大殺器。
其實,郭大靖對于拋石機并不完全了解,至少對于電影中破毀城墻的威力,他還不知道全部的原理。
比如中世紀的西方城堡,往往是用堅固的石頭建造的。要想用拋石機砸毀城墻,就需要更堅固的拋擲物。
所以,在實際的戰爭中。比如十字軍東征時,常常需要長途運輸特殊的堅石,以便擊毀城墻。
當然,郭大靖要造的是輕型拋石機,能扔地雷或普通石頭就夠了。知識上的欠缺,影響不大。
回到營地,郭大靖便帶著木匠們忙碌起來。也沒畫圖紙,就是連比劃帶說明,先造出來試驗了再改進。
郭大靖想得還是比較正確的,拋石機的構造并不復雜,基本框架是固定的。
框架的軸上連接可活動的長臂,長臂一端是裝載拋擲物的彈袋,另一端可用繩索用人牽拉,也可用配重式。
配重式拋石機要稍微復雜一些,且在使用時要先將長臂拉下來,比人力牽引降低了拋射效率。
但郭大靖早已經作了選擇,就造配重式的。
一來配重式的射程和拋擲物重量,都比人力牽拉能提升不少;其次,配重式的落點比較固定,人力牽引則不好掌握。
在制造過程中,郭大靖又簡化了工作。配重在五六百斤左右的話,將長臂拉下就不用絞盤,用人力也能完成。
反正,郭大靖就是要一個快,快造快用。時間不等人,容不得太過精細。
很多士兵也被調來聽用,粗活兒他們干,細活兒則交給木匠,這大大加快了制造的速度。
日近黃昏時,一架簡陋的拋石機終于造了出來,有些木頭上連樹皮都沒刮去,說是粗制也不為過。
郭大靖心急難耐,指揮著人員把拋石機抬到空曠處。沒辦法,就圖個快,連輪子都沒安。
“先來三百斤。”郭大靖還是挺小心,怕配重加得太多,拋石機再散架了。
三百多斤的配重,二十斤左右的拋擲物,全部準備就緒后,郭大靖親自砸開了鉤子。
配重一端猛然落下,長臂搖動,在空中劃著弧線,帶動彈袋飛揚而起,拋擲物在最高點脫離了彈袋,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斜拋著飛向遠方。
呯!拋擲物在眾人的目光中砸在雪地上,激起了雪塵。
“飛得挺遠。”劉興祚用力點了點頭,取過弓箭,向著同一方向張弓射了出去。
當時建虜使用的強弓,四十五度角拋射的話,射程能達到兩百余米。但箭到了這個距離,也沒多大的殺傷力了。
所以,弓箭的有效射程通常在一百米左右,還得是比較厲害的弓箭手。
劉興祚射出的這一箭,超過了拋石機的拋擲距離。但郭大靖估算,也就超出了四十來米。
嗯,大有希望啊!
郭大靖很是振奮,又讓人把配重加到五百斤,再次進行了拋擲。還是不夠,再加,八百斤!
很好,這次的拋擲距離與弓箭的已經十分接近。也就是說,差不多有兩百米。
郭大靖嘿嘿笑了起來,說道:“再造得精細一些,還能拋得更遠。”
其實,古代的拋石機所拋擲的重物,輕的也在五六十斤,射程能達到兩百多米。郭大靖指揮制造的山寨粗制貨,差不多的距離,卻只能扔二十斤左右。
可郭大靖沒有這個覺悟,卻是沾沾自喜。關鍵他也沒指望用拋石機攻城,而是砸人。
二十斤怎么了,他還想著用十塊兩斤左右的石頭呢。
一架拋石機扔十塊,十架就是百塊,幾十架的話……你見過幾百塊石頭密密麻麻地掠過天空,覆蓋式砸人的壯觀景象嘛?
當然,石頭越重,殺傷力越大。就算是頂著盾牌,二十斤的石頭咣當一下子,也能砸趴吧?
具體的可以參見高空落物的危害:花盆(1千克)從10樓(30米)墜下,殺傷力堪比槍擊;雞蛋從18樓拋下,能砸破人的頭骨;西瓜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鄯善县|
邯郸县|
天镇县|
潢川县|
牟定县|
乌审旗|
淳安县|
巴东县|
威海市|
武汉市|
西安市|
宁强县|
秦皇岛市|
沂水县|
汤阴县|
宣恩县|
崇明县|
古交市|
龙南县|
厦门市|
金溪县|
通化市|
锡林郭勒盟|
泾源县|
桃江县|
合作市|
林州市|
怀柔区|
平江县|
台州市|
赤峰市|
扬州市|
耿马|
丁青县|
商城县|
砀山县|
长阳|
芜湖市|
祁连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