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八章 做媒?卑沙山城-《逆天換明》


    第(2/3)頁

    卑沙山城。

    郭大靖帶著本協的幾位主要將領,一邊巡視,一邊商議探討著防御工事的構筑。

    本身就占據著有利的地形地勢,居高臨下、險要難攻。又有舊城墻可以利用,并不需要大興土木。

    “點將臺,據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校點將士的所在。”聽著向導的介紹,郭大靖等人登上了一座高高的土臺。

    舉目瞭望,山巒起伏、林莽蒼蒼,再遠的地方,則是發藍發亮的大海。

    一山觀兩海,形象地說明了大黑山的地理位置。分別是東西的渤海和黃海,西是金州灣,東是大連灣,相距不過二十里。

    風吹在臉上,清冷舒爽;居高了望,江山盡入眼底,胸中頓生萬千豪氣。

    “高句麗修筑此山城,是為其南端的最前線,防范的是南面跨海而來的敵人。”張攀伸手指點著說道:“如今在我軍手中,卻是要抵擋北方建虜。”

    劉興治說道:“此山城倚險而建,又處交通咽喉,有三五千人馬駐防,建虜便不能輕易逾越,實為南關防線最堅固的屏障。”

    幾近六十度的山梁,都是嶙峋的山巖,還有彎曲遒勁的黑松和稠密的茅草。

    就是空手爬上來也令人生畏,更不要說巨大的石墻橫亙前方,上面還有嚴陣以待的守軍了。

    但山城難攻,守軍只蝸于其內,對來犯之敵不能產生威脅,卻也不是郭大靖要在此地駐防的主要原因。

    守山城,而不是戰于山城。要以山城為根據,具備主動出擊的能力,使敵人難以放心南下,攻打南關防線。

    大黑山被譽為遼南第一山,占地二十多平方公里;卑沙城繞山梁圍峽谷順山勢而建,又是樹林,又是溝壑,想圍困起來也不太可能。

    山高林密、峰巒起伏、占地廣闊,也意味著可以有多條出擊路線。不管是奇襲,還是伏擊,守軍都有著主場之利。

    聽著眾將的議論,郭大靖找了個空子,微笑著開口說道:“山城是防御體系的核心,卻不是全部。要把戰場擴展到整個大黑山,甚至是周邊幾十里,直到大海。”

    郭大靖伸手指了指南面,沉聲道:“南關與卑沙城,千萬不要象寧遠與覺華。”

    如果卑沙城不能起到牽制和屏障作用,那寧肯放棄,集中兵力于南關防線。

    所謂的寧遠大捷,不過是龜縮城內,守住了寧遠。近在咫尺的覺華島卻被攻破,幾千軍民被屠,糧草物資損失無數。

    這樣的慘敗,竟然能被吹噓為大捷。

    不過是守住堅城,竟被捧為名將。自己竟然也沾沾自喜,以名將自詡,對覺華島的慘事毫不在意,這也真是沒誰了。

    “平時駐軍一營,兩月一輪換,戰時增至兩營。”郭大靖繼續說道:“訓練以山林作戰為主,急進、偽裝、伏擊、突襲等等,諸位以為如何?”

    眾將紛紛躬身應承,都惟命是從。

    郭大靖拱了拱手,笑著說道:“卑沙城內,還有山中的一些地方,可種植些糧食蔬菜瓜果,還可以養些兔子,改善下駐守官兵的伙食。而且,這里風景很好,是個不錯的地方。”

    眾將笑了起來,氣氛寬松愉快起來。

    如果不是戰爭,大黑山確實能成為風景區,建于隋唐時期的名勝就有石鼓寺、響水觀、唐王宮道院,明代所建的有朝陽寺。

    可現在,不是太平年月,也沒有旅游之風,郭大靖等人也沒有觀景流連的閑情雅致。

    劉興治和尚可喜的兩營人馬先行入駐卑沙城,按照規劃設計修繕山城、種植作物,以作長期的準備。

    郭大靖帶著親兵和其他將領分頭勘測,花費七八天的時間,走遍了整個大黑山,繪制了較為詳細的地圖。

    卑沙城將是堅守的屏障,駐軍較多;而在卑沙城以北,郭大靖也不是完全放棄,要在險要之地設置小型的關卡,駐軍在一兩百人左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唐海县| 吴忠市| 永泰县| 渭南市| 永昌县| 台中市| 昔阳县| 靖州| 鄂尔多斯市| 永吉县| 邯郸市| 东源县| 乾安县| 彝良县| 青川县| 宜丰县| 博罗县| 丰台区| 林芝县| 子长县| 东乡县| 郑州市| 三穗县| 运城市| 文成县| 南昌县| 同德县| 肇源县| 磐安县| 江陵县| 菏泽市| 顺昌县| 长子县| 萍乡市| 松潘县| 建湖县| 会昌县| 乃东县| 大竹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