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郭大靖回到旅順堡便去拜見了毛文龍,先說了好消息,林家明年愿意借出十萬銀子,以應付軍票的兌付。 “好啊,心里這就有底了。”毛文龍很是高興,后顧之憂沒了,一下子就等于多出了二十萬兩銀子,盡管是紙的。 郭大靖隨口附和了兩句,便把自己路上的事情講述了一遍,聲音相當沉重。 毛文龍也收起了笑容,顯出痛惜之色,微微頜首道:“本帥想起來了,在皮島視察傷兵營時,見過這個沈大龍,還與他說過話。” 重重地嘆了口氣,毛文龍自責道:“皆是本帥無能,累及東江鎮的軍民。” 郭大靖用力搖頭,說道:“大帥已經盡力,維持住東江鎮的軍心民氣,這一點,誰也做不到。” 停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末將在廣鹿島量力而行,給退役軍人和軍屬定了些優待措施。相比于平民百姓,增加的也不多,但卻能讓軍人挺直腰桿。現在要發行軍票,林家又運來了糧食,末將以為可在金州試行。” 毛文龍說道:“你在廣鹿島的各項舉措,本帥多少也有耳聞。不僅是在金州,在整個東江鎮推行對軍人及眷顧的優待,本帥也早有此意。” 郭大靖趕忙把廣鹿島的優待政策大致地講了一遍,又補充了一些新的想法,“大帥,待末將把章程呈上來,您看著合適,再頒布實施。” 毛文龍痛快地答應下來,還不忘囑咐道:“正象你說的,要量力而行。既然要頒布實施,就要保證長遠。否則,還不如不添這個麻煩。” 郭大靖連聲應承,起身告退。 毛文龍的擔心,他當然理解。好處要給,但不能一下子就給到最高。甚至于,不能堅持長久的話,還不如不搞。 人的心理就是這樣,說白了,漲工資都高興,降薪就肯定有怨言。享受到優待政策的好處,再給拿掉,落差就會生出怨忿。 望著郭大靖離去的背影,毛文龍若有所思,好半晌才捋須微笑,有欣慰,也有輕松。 趕在他沒離開金州之前,把這些事情都確定下來,顯示的是郭大靖的忠誠。以公心為上,不考慮個人的聲望和得失。 道理明擺著,給軍人軍屬優待,就是邀買人心,增加聲望。這個好機會,郭大靖似乎看不到,全部交給了毛文龍。 要知道,郭大靖雖然不是金州的主帥,對自己的一協人馬卻有著相當大的權力。 如果只給自己的麾下將兵及眷屬好處,也在情理之中,別人說不出什么。哪個將領沒有親信手下,不想著施恩收攬呢! 但郭大靖沒有這么做,而是通過毛文龍推行全軍。這固然是正常的程序,可也能看出郭大靖的為人。 毛文龍認為郭大靖的心機不深,就是他的脾氣稟性。可郭大靖卻并非如此,只是不屑于在這些小地方多耍心眼兒。 他著眼的既不是金州,也不是東江鎮,而是胸懷天下。目標太過遠大,些許的小事又何必去計較? 況且,耍心眼、弄心機,只能讓毛文龍產生戒心,不利于郭大靖推行自己的計劃。 章程很快就擬好,呈給毛文龍。毛文龍稍作修改后,便向整個東江鎮的軍民頒布通告,并馬上落實實施。 軍票發行的事情也緊鑼密鼓地進行,東江鎮本就有印刷設備,有雕版工匠。 盡管設備簡陋,工匠的水平也不高,但在內部發行使用的軍票并不需要太過精細講究。 軍票最大面額是一兩,最小是文,大小有明顯差別,也都印有發行的日期。至于防偽,就加蓋東江鎮的紅印。 給軍民發多少軍票,也要經過換算,以糧食價格為基準,保證軍民用軍票能購買到足夠的吃食,并比以前的標準,略有提高。 村鎮的戶籍編制統計開始加快進行,只有掌握準確的戶數、人口,各項政策措施才能公正公平地落實下去。 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單列戶籍,享受剛剛頒布實施的優撫政策……. 坐鎮金州的陳繼盛成了最忙碌的人,盡管臨時招集了軍人、百姓中識文斷字會算術的幫忙,依然暴露出了東江鎮政務管理人員的匱乏。 沒辦法,當時的教育水平普遍低下。能寫自己名字的百姓,都很少很少,更不用提更高的文化程度了。 就在這忙忙碌碌的氣氛中,收到書信的藤野正父女來到了旅順堡,住進了安排好的房屋。 按照規劃,旅順堡以后將只駐軍,不住家眷。太平溝的辦公場所及住宅區正在緊張修建,最多一個月,堡內的閑雜人員都將搬出去。 如果南關防線擋不住建虜,那金州的軍民就是滅頂之災,只守住旅順堡也沒有意義。 所以,對于搬出旅順堡,即便有人不愿意,也不會公開反對,顯得自己膽小如鼠,對金州的防御沒有信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