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別罵人-《老衲要還俗》
第(1/3)頁
洛陽的一個戰(zhàn)國墓里,出土了50多件多銅刀銅叉,甘肅酒泉出土過東漢銅餐叉,廣東出土過東晉鐵餐叉,甘肅漳縣出土過元代的餐叉餐刀......
也就是說,華夏至少在三千年前就在使用刀叉吃飯了,但是后來為什么刀叉消失了呢?
很簡單,刀叉這種東西,制作費勁,浪費材料而且不實用!
老祖宗用多年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后,于是果斷將之扔到了一邊,不用了!
當然,不用就要有替代品,否則,總不能用手抓吧?
不過要說到筷子,其實也不是一夜之間改天換地代替了刀叉的。根據(jù)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筷子是安陽殷墟1005號墓發(fā)現(xiàn)的6支銅箸頭。由此可見,3000多年前的商朝,筷子登上了中國人的飯桌。
當然,還有一個不知道真假的傳說,據(jù)說是當年大禹治水的時候,煮了一鍋菜,急著吃,拿了兩根棍子夾著吃,開啟了筷子的時代。不過這畢竟是傳說,不好作為出處。
到了2500年前的戰(zhàn)國,筷子其實,基本上已經(jīng)成了餐桌上的主流了,那時候我們?nèi)A夏人就開始大規(guī)模地使用筷子了。那時候的刀叉,除了個別的無比倔強之人繼續(xù)用外,基本上只能進入到廚房,切切菜什么的了,再難登大雅之堂。
換一個角度來說,刀叉也好,筷子也罷,其實就是社會生產(chǎn)力進步的自然選擇而已。
當初刀叉的出現(xiàn),是因為人們靠捕獵為生,抓的就是野獸,往火堆上架起來直接燒烤,大塊的肉難以吞咽,直接刀切,叉挑而食。
到了后來,華夏農(nóng)業(yè)文明成熟,食材日益豐富,加工方式開始多樣化、精細化,在飯桌上切吃熟食的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了。再加上,生產(chǎn)力的提升,人們的食物從滿足自身生存需求,開始變成追求美食的享受。于是人們開始有時間烹飪食物,烹飪之前切好放入鍋中,盛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最適合吞咽咀嚼的大小。于是用筷子夾起來直接放入口中,反而更加方便。
再者,桌子上放刀叉,若是發(fā)生沖突什么的,十分容易出事。筷子的優(yōu)勢是,比刀叉更安全,吃相也更加文雅從容。戰(zhàn)國之前,能用筷子的都是貴族。用筷子吃飯在當時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征。之后,筷子作為時尚,才慢慢向民間推廣普及。
豪華精美的筷子不僅僅只是餐具,更成了富貴的象征。
比如,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給大臣沈慶之賜過筷子;唐玄宗李隆基,曾獎勵丞相宋璟自己用過的金筷。
所以,刀叉被筷子淘汰,是中國社會文明向前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
至于為什么西方?jīng)]有選擇筷子,而是用刀叉,其實道理很簡單。
因為西方古代根本不用刀叉,他們都是用手抓著吃飯的。當然,這也幸虧他們沒有火鍋吃,否則刀叉還能早點登上餐桌。
之所以用手抓著吃,那是因為西方把埃及文化作為自己文化的源頭,埃及用手吃飯的習慣,影響了西方的飲食方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娄底市|
涞水县|
汾西县|
刚察县|
周口市|
娱乐|
武义县|
色达县|
邢台市|
奉新县|
镇康县|
肇源县|
黔西县|
禄劝|
南京市|
四川省|
中西区|
额济纳旗|
惠东县|
双柏县|
车险|
龙海市|
南召县|
黄冈市|
靖西县|
子长县|
子洲县|
凤山县|
通化县|
客服|
保康县|
湖北省|
吉水县|
新乡市|
隆林|
武定县|
东城区|
桓台县|
贺兰县|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