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01 春夜、夜雨、巴山。 春夜的夜雨總是令人愁,尤其是在巴山。落寞的山嶺,傾斜的石徑,潑墨般的苔痕,多少前輩名俠的凄慘往事都已被埋葬在苔痕下,多少春花尚未發,就已化作泥。 春泥上有一行腳印,昨夜雨停后才留下的腳印。 今夜又有雨。 在蒼茫的煙云夜雨間,在石徑的盡頭處,有一座道觀,香火久絕,人跡亦絕,昔年的沖霄劍氣,如今也已不知有多久未曾再見。 自從昔年以“七七四十九手回風舞柳劍”名動天下的巴山劍客顧道人飄然隱去,不知仙蹤之后,他的子弟們也已四散。 這個曾經被醉心于劍的年輕人們奉為圣地的道觀,也已漸漸荒冷沒落,所剩下的,唯有一些神話般的傳說,和臺上的一道劍痕空留憑吊而已。 可是近兩年來,每當風清月白的夜晚,附近的樵戶獵人們,往往可以看到道觀里仿佛又縹縹緲緲地亮起一盞孤燈。 有燈,就有人。 是什么人又回到這里來了?為什么? 02 今宵夜雨,孤燈又亮起。一個人獨坐在燈下,既不是巴山門下的子弟,也不是道人。 在這個寂寞無人的荒山道觀里獨居已兩年的,居然是個和尚。 一個經常都可以幾天不吃飯,幾個月不洗澡的邋遢和尚。 這個和尚有時甚至可以經年不說話。 就在這個晚上,這個道觀里居然又有兩個人來了。 兩個人的身材都相當的高,穿著同樣的兩件黑色斗篷,戴著同樣的兩頂黑色氈帽,帽檐極寬,戴得很低,掩住了面目。 從傾斜的石徑上走到這里來,踐踏著不知有多少落花化成的春泥,其中有一個人,顯得已經非常累了,另外一個人常常要停下來等著扶他。 遠在數十百丈之外,燈下的和尚就已經知道他們來了。 可是和尚沒有動。 燈光雖然在閃動明滅,和尚卻沒有動靜,甚至連一點反應都沒有,直等到這兩個人穿過道觀前的院落,來到他這間小屋前的時候,這個和尚卻連一點反應都沒有,此僧不老,卻已入定。 敲門聲也沒有響應,兩個冒雨越山而來的人,只有自己把門推開。 燈光雖不亮,卻還是把這兩個人照亮了,也照亮了他們在帽檐陰影下的嘴與頷。 兩個人的下頜都很尖,線條卻很柔和,嘴的輪廓更豐滿柔美。 只有女人才會有這么樣的嘴。有這么樣一張嘴的女人,無疑是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女人。 兩個美麗的女人,在夜雨中來訪巴山,訪一個已如老僧般入定的和尚。 她們是不是瘋了?是不是有什么毛??? 如果她們既沒有瘋也沒有毛病,就一定有一個非常好的理由,而且一定是為了一件非常嚴重的事。 ——兩個漂亮的女人冒雨越荒山來找一個邋遢和尚,會是為了什么事? ——兩個女人來找一個和尚,會有什么事發生? 03 還沒有老的和尚仍如老僧入定。 走得比較快,體力比較好,身材也比較高的女人伸出一只雪白的手,用一種幾乎比舞蹈還要優美的姿勢,脫下了她頭上的氈帽,順手一掄,帽上的雨珠灑出,在燈光下看來,就像是一串閃亮的珍珠。 本來被束在她帽子里的長發,就像是雨水般流落下來,又掩住了她的半邊面,卻露出了她另外半邊臉。漆黑修長的眉,明媚的眼,嘴角一抹淺笑,春天真的已到了人間。 和尚眼觀鼻,鼻觀心,好像根本沒有看見面前有這么樣一個女人。 可是她對這個和尚好像很熟悉,而且居然還用一種很親熱的態度對他說:“和尚,別人都說你老實,世上如果只有十萬個人,最少有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人都說你老實。” 這個女人說:“可是呀,依我看,你這個和尚,可真是一點都不老實。” 這個女人的體態修長而優雅,而且風姿綽約,每一個動作都溫婉柔美,只有出身于非常有教養的高貴之家,才會有如此風采。 可是她對這個又神秘又怪異的窮和尚說話的時候,卻忽然變得好像是個整天在和尚廟里鬼混的小尼姑。 和尚也終于忍不住開口:“我有哪點不老實?” “你告訴別人,你要到五臺山去坐關,卻偷偷摸摸地躲到道士觀里來,我上天入地地找你,也找了一個多月才找到。”她說,“你說你有哪點老實?” 和尚嘆了口氣。 “你找和尚干什么?”他苦著臉說,“和尚又不吃牛肉湯。” 這個女孩子居然就是近年來在江湖中以調皮搗蛋出名的牛小姐“牛肉湯”。 “其實你心里一定也明白,我找你一定不會有什么好事的。” “阿彌陀佛,佛祖保佑,和尚只希望這次你找我的事不要太壞?!? “非但不壞,而且好極了?!? “哦?” “這次我找你,是為了成全你去做一件夠朋友義氣的事,也就是你們說的,去修一場大功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