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賑濟(十二)-《大明風流》
第(1/3)頁
張延齡笑道:“徐大人,今日你可辛苦了。若沒有你幫忙,我定然手忙腳亂。多謝你了。”
徐杲黑瘦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擺手道:“都是為了賑濟災民,為了百姓,侯爺客氣什么。說起來,若非侯爺出馬,城外這些災民可就遭罪了。要謝也是謝侯爺才是。”
張延齡笑道:“罷了,咱們也不用謝來謝去了。我瞧徐大人做事利落認真,倒像是做實事之人。徐大人在工部掌管什么事務?”
徐杲道:“下官是匠人出身,沒經過科舉。當年外城擴建的時候,我是其中一名工匠。包括這永安門城樓在內,我也是參與的。建成之后,朝廷恩賞了我進工部為官,做的也是相關技術方面的事務。賑濟之前,我在虞衡清吏司做事,管的是營造鍛鑄之事。”
張延齡心中一動,問道:“營造鍛鑄之事?但不知徐大人可懂得鑄造火器?”
徐杲笑道:“那正是下官份內之事。我工部有專門部門和兵部兵器司一起共同為朝廷鍛造火器。”
張延齡心中狂喜,但不動聲色的問道:“有趣。以徐大人看來,咱們大明朝的火器如何?比如說軍中所用的火銃吧。有何可以改進之處么?”
這話問到了徐杲的專業上了,徐杲想了想道:“別人都說我大明軍中火器受限于冶煉技藝和成本,所以火器很粗糙。無法增加裝藥量,故而威力不強。其實在我看來,并非如此。”
“哦?”張延齡驚訝了。徐杲這話倒是讓張延齡覺得很是意外,事實上張延齡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
“難道不是這個原因么?那是何故?火藥的問題?”張延齡道。
“呵呵呵,張侯爺想差了。也不是火藥的問題。我大明火藥已經夠威猛了。實際上,是成本的問題。早在兩年前,我便提交了以青鐵加以精煉,再加上一些輔助的原料,鍛造出韌性更強的精鐵的的辦法。只是鑄鍛成本太高。兵部算過一筆賬,通過冶煉強度高的精鐵制造火銃,每支火銃造價高達百兩。再加上消耗的火藥彈子等,昂貴之極。造一支火銃的銀兩可以造十幾柄強弓了。兩相比較,一支火銃之威怎比得上十幾支強弓齊射。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差得遠。所以朝廷不可能同意。”徐杲笑道。
張延齡有些興奮的道:“原來不是材料和冶煉技術的問題,而是銀子的問題。徐大人,你說的青鐵精煉,加上輔助的原料可鍛造出韌性強度很強的精鐵,但不知你加什么進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喀喇沁旗|
松潘县|
华容县|
宝鸡市|
苏尼特右旗|
屏南县|
英吉沙县|
化德县|
沙河市|
抚松县|
洪泽县|
凌源市|
康保县|
密云县|
吴旗县|
龙川县|
克东县|
旬阳县|
措美县|
朝阳区|
宿州市|
大城县|
华宁县|
乐平市|
乌鲁木齐市|
康马县|
含山县|
泸定县|
苏尼特右旗|
津市市|
隆德县|
南乐县|
堆龙德庆县|
敦化市|
开化县|
宣恩县|
探索|
嘉定区|
田林县|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