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看著,隼人翻動卡牌到下一張的速度越來越快,過了許久,才半睜著眼,一臉平靜地吐槽道:“雖然早有預料,dm的時代不可能給我鐵獸戰線、隨風旅鳥這樣能打的卡組,但我還以為最起碼也該是過勞死的元素英雄來著。” “這不全部都是些雜魚凡骨嘛!” 便覽了鐵盒內裝著的六十張卡,怪獸卡的數量是驚人的整整50張,僅有十張魔法卡,還都是些意☆義☆不☆明的奇怪的卡。如果怪獸給力也就算了,結果五十張怪獸卡無一例外,全部都是被俗稱為“凡骨”的通常怪獸,大多還都是些當墻壁資格都不太夠的低星雜魚,身材差勁得要命。 從剛剛翻動過一遍的“卡堆”——隼人實在不想稱呼這是一副卡組,咸得要命——之中抽出了三張卡片,放置在了卡組的最前端。在這六十張的牌堆里,只有這三張卡勉強還能入隼人的眼: 7☆通常怪獸,戰士族地屬性的“暗黑騎士蓋亞”、 4☆通常怪獸,戰士族光屬性的“圣騎士阿托利斯”、 以及,尚未從魔法卡大分類之中獨立出來的未來的裝備魔法卡,“殺龍劍”。 “暗黑騎士蓋亞”不必多說,作為男主角武藤游戲早期的常用卡牌多次活躍過,后來更是以該卡為起始點衍生出了“蓋亞”系列卡牌,馬甲數量之多甚至可以媲美大名鼎鼎的馬甲王“寶石騎士白晶”。而且,2300/2100的攻防在隼人手中的一眾凡骨里堪稱頂尖,dm早期規則中不需要祭品就能召喚的條件下足以充當隼人目前的王牌。 第二張的“圣騎士阿托利斯”,其攻防1800的身材雖然相當不錯,但隼人跟看重的是“圣騎士”這個字段未來的潛力。主打超量、擅長使用裝備魔法的圣騎士卡組雖然因為時代限制一眾超量大哥沒有機會登場,但高效的檢索、回收手段值得隼人提前投以期待。 而殺龍劍嘛。 單卡增加攻擊力700在dm的時代已經頗為難得,副作用的“和龍族怪獸進行戰斗在戰斗階段結束時破壞怪獸”的效果更是把“針對”兩字打在了公屏上面。尤其是某位打牌上癮的龍癌玩家,其王牌3000點的攻擊力簡直就是為“暗黑騎士蓋亞”+“殺龍劍”的combo準備的。 總而言之,這副系統給予的初始卡組給隼人的感覺就是“能玩,但不是完全能玩”“不能用,但不是完全不能用”。把卡組放進鐵盒內收回,隼人剛想著回到教室去,就聽見樓下傳來了幾人交談的聲音: “喂,他真的會來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