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簡云希的氣場震懾了很多人,讓整個會議室瞬間便變得安靜了下來。 簡云希看向孫莉,等著她的理由。 所有人都看向孫莉。 孫莉道:“與傅氏簽約嶺南項目的是簡氏,沒有再單獨成立公司的必要,更沒有獨立核算的必要。簡氏經營這么多年以來,從來沒有哪個項目是獨立核算的。” 大部分人認可孫莉的觀點: “是啊,確實沒必要獨立核算。” “是的,完全沒有必要,只會增加大家的工作量。” “單獨成立項目公司有什么意義?搞得花里胡哨。” “……” 簡云希直擊核心:“很簡單,我們缺錢!” 所有人都詫異的看向簡云希。 簡云希揚了揚手里的預算,說道:“大家都知道,嶺南項目占地600萬方。這個項目傅氏是計劃分三期開發。合同里面寫得很清楚,我們身為乙方,需要墊資。甲方回款之后,才會給我們撥付工程款。而甲方的回款,至少要完成主體的70%,相當于,我們需要墊資到70%。你們算過金額嗎?” 工程預算部的負責人說道:“我大概算了一下,這個項目,我們先開發第一期,墊資到70%,至少要200億以上。” 簡云希問:“財務負責人在嗎?我們簡氏帳上,能動用的有多少錢?” 財務負責人弱弱的說:“不到7億。” 簡云希又問:“銷售這邊,待回籠的資金有多少?生產這邊,有多少訂單,大概利潤對接過了嗎?有多少?截止到我們下個月3號嶺南項目進場,我們能動用的資金,總共有多少?” 銷售部、生產部的負責人紛紛回復:“我們需要回去核算一下。” 有小股東說道:“這個資金,也不用全部由我們墊。我們可以分包出去。這么大的項目,很少有公司能夠一個人吃得下的。鋼材、水泥這些東西,我們全部都要分包的。分包的同時,我們可以讓供應商來墊資,以分散我們的資金壓力。” 簡云希點頭:“是的,有一部分確實可以分包,鋼材、水泥我們確實要部分分包出去,但是還有很多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至少要承擔60%以上的墊資費用,即120億。諸位有想過,這120億從哪里來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