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東西的照片,您看看,修復需要多少錢?” 陳文哲接過手機,看著上面的圖片。 這是從各個方位,拍攝的不少照片。 可惜,這件青花筆筒摔成了三半,雖然碎的不是很厲害,但是裂痕卻很不規則,修復起來比較麻煩。 當然,要是使用鋸瓷的手段,并不費事。 但是,這么做的后果,就是在瓷器上留下一條條難看的疤痕。 顯然,這個男人不想這么做,他要完美修復。 完美修復,就是讓人怎么看,都看不出來碎裂的痕跡,這就要使用熱接工藝。 冷接工藝都做不到,因為碎裂的部分,很多都涉及到了青花。 修復,肯定是能夠修復的,但是有修復的價值嗎? 還有,如果真要修復,陳文哲需要多少錢? 這個就要好好研究一下了,根據工藝的要求,越是精品,價值越高,修復起來越是艱難,收取的工本費就越高。 此時,陳文哲倒是期望這件東西是真品,要真是乾隆精品青花筆筒,價值可不低,到時候,他也可以開個高價,讓這個男人見識一下,知識還真不能被小瞧。 清代的筆筒中,從存世的情況來看,瓷筆筒是僅次于竹筆筒的。 品種涉及青花、青花釉里紅、釉里紅、墨彩、五彩、粉彩、斗彩、單色釉等。 其中,康熙的青花、雍正的墨彩和乾隆的粉彩筆筒,體現了各朝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 從器型上看,清早期(順治、康熙),某些筆筒,還保留了明代筆筒上下均略撇的特征。 清中期后,筆筒多為直身圓筒。 從紋樣看,有山水人物、荷花、花鳥、松鶴、百壽字等。 但以山水人物故事為多,如虎溪相送、竹林七賢、春夜宴桃李園等。 還有有少量的玉筆筒和象牙筆筒,這些筆筒大多通景,以深雕、鏤空和陰刻技法,琢制山水人物等紋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