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有點不對-《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1/3)頁
談了一會兒,喝了一杯茶,李景陽才把東西拿出來。
大碗裝在一個扁平的盒子之中,盒子不小,因為大碗也不小,口徑達到了小二十厘米。
只是掃了一眼,陳文哲就知道,全品相,素面紅釉大碗,幾乎沒有毛病。
不過,既然幫人掌眼,自然要認真看。
先整體看了一眼,品相完美,沒有殘缺。
霽紅釉施的十分均勻,最重要的是燒制的也很好,顏色沒有太多變化。
要知道,古代燒制瓷器,都是使用的柴窯,這樣就不好控制溫度。
所以,一般瓷器燒制的時候,內外顏色都有一些變化,也就是顏色因為溫度不同,造成深淺不一。
如果顏色一水的漂亮,那就要小心了,因為只有現代的窯口,才能燒制出顏色沒有過度,并且十分均勻的瓷器。
而這一只大碗,就沒有這種問題,它雖然顏色也有深淺,但是很輕微,最主要的是過度十分自然。
很顯然,燒制這件瓷器的窯工,是位高手。
再看底足的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中規中矩,一點問題都沒有。
碗形較大,內外滿施霽紅釉,口沿留一圈“燈草口”。
這是一處明天的特征,在霽紅釉瓷器當中,要特別注意。
燈草口很特別,明、清景鎮窯的紅釉瓷器,在焙燒中,器物上部釉汁向下流動,口沿部分釉層減薄,釉層里的銅紅膠體粒子下墜,使器口呈色變淡,宛如一圈燈草圍于口部,故稱“燈草邊”或“脫口”。
因工藝不同,“燈草邊”的特征也有區別,如明代宣德紅釉為自然形成的白口。
而康熙郎窯紅,則是人為涂施的一層厚而含有粉質的白釉或漿白釉。
郎窯紅釉,釉汁凝厚,焙燒時,器物也會出現明顯的“燈草邊”,這是郎窯器的一種主要特征。
不過,這一件瓷器底款落的是雍正,這是青花楷書六字二行官窯款,正宗大開門的清代官窯器。
可惜顏色單一,素面無花,讓這件瓷器的價格,降低了很多。
現在陳文哲手頭各種工具都有,他直接量了一下,口徑達到了18.5,底和高度都達到了十二厘米,可以說是一只真正的大碗。
最后整體看了一眼,應該沒問題了。
此時,陳文哲感覺十分詫異,他本來是不看好這次交易的,沒想到,人家拿來了這么一件好東西。
雖然價值不算太高,但是,這可是地道的雍正官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兴文县|
民丰县|
富阳市|
西青区|
余江县|
兰西县|
务川|
潞西市|
平利县|
潍坊市|
项城市|
南乐县|
清水河县|
嘉义县|
稻城县|
西华县|
澎湖县|
峨眉山市|
耒阳市|
绍兴县|
绥棱县|
盐津县|
昌图县|
开封县|
深圳市|
峨边|
丽水市|
蒙阴县|
于田县|
曲阳县|
嘉祥县|
南溪县|
土默特右旗|
修水县|
绩溪县|
进贤县|
汶上县|
广饶县|
富顺县|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