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他其實是在神游太虛。 “沒什么感覺啊。” 現在還沒真正進入北海城,周圍的場景,對顧淵來說也頗為陌生。 上杉信是從小長在北海城,從未跨越過北海城的弧形城墻,離開過北海城。 當年搞事情還有后續的脫逃,都是顧淵這個主人格代打。 上杉信在沉睡,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后面“醒來”也是遵循顧淵沉睡前的命令,本能地遠離北海城。 一路流浪到東京城,途中顧淵偶爾蘇醒解決麻煩和困難。 最后讓上杉信順利在東京城定居。 顧淵當年離開的時候,可沒有經過現在的地方,覺得陌生很正常。 車子不急不緩地前行著,半個多小時后,北海城的標志性建筑,一道弧形城墻出現。 嚴格來說,進入到城墻之內,那里才算北海城。 北海城主要分為兩個區域,一個是山下,就是城墻后地勢相對比較平緩,一片勉強算山谷的地方。 北海城有七成左右的人居住在這里。 然后就是“山上”,各種建筑依山而建,反而要現代化很多。 東京城,城區數字越小,住的人越厲害。 北海城,則是住的越高的人越厲害。 最高的高天原是圣地,無人居住,最厲害一批人,就是高天原之下的安倍家陰陽師了。 東京城很難有一個人,或者一方勢力能直接代表東京城。 真正代表東京城發聲的官方,是多方勢力的意志集合。 北海城則有這樣的勢力和人——安倍家和安倍晴明。 哪一天安倍家突然代表北海城發聲,只要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北海城的其它勢力也會捏著鼻子認了。 說安倍家是北海城的集權皇帝肯定過了,但和君主立憲之下的虛君王室,還是可以比一比的。 隨著穿過城墻大門,進入到北海城后,周圍的一些場景在顧淵眼中變得熟悉起來。 稍微有了一種重歸故里的感覺。 然而也就這樣了。 還是那句話,上杉信的情緒和記憶,對顧淵影響不會太多。 第二人格只是第二人格而已。 顧淵才是本尊。 連“阿偉已經死了”這種改變都算不上,撐死是一部電影、一本小說、漫畫引起的一些感慨。 那些強烈的情緒,最多也只是十二點網抑云的級別。 睡一覺就沒了。 車子開到山腳下,東京城在北海城的辦事處就位于上位者和下位者的分界線。 辦事處其實沒什么事情做的,和空架子差不多。 真正能做到的事情,還不如東洋電力這樣的多。 最大的牌面就是官方,代表東京城而來,面子夠足。 只要腦子正常,就不會有人來惹你。 哪怕這段時間,安倍家族和東京城摩擦,辦事處這里影響也不大。 不暴露自己東京城人的身份一切照常。 暴露的話,多挨幾個白眼吧。 明天才會開始正式談判,晚上顧淵等人要在辦事處休息,辦事處是兩棟別墅,都是改建過的。 住下二十多個人沒什么問題。 顧淵、奧加他們肯定是單間,其他人住那種兩人、三人間的員工宿舍。 安倍家乃至整個北海城對使團的到來都沒有表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