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陶專憲與仲平直大喜過望,其實他們早就想到了這個法子,也清楚這個法子會遭受多少非議與駁斥,便是直達天聽,也未必能夠得到陛下的恩準。 實在是這個法子有些駭人聽聞,且一旦判斷失誤,引流入海,致使海水倒灌,葬送一城百姓性命,又禍及數(shù)城百姓,其后果便是陛下也承擔不起。 這比盜墓案更加罪不容恕,唯有陛下退位讓賢方能堵住悠悠之口。故此,陛下絕不會應(yīng)允,這才是二人遲遲沒有上奏的緣由。 然則他們二人已經(jīng)想盡了法子,一一草擬,一一推翻,最終也有這一個法子能解百姓之難。 眼看著此法施行迫在眉睫,他們都準備上書陛下,這個時候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來了。 聽聞太子殿下與太子妃來文登縣,陶專憲當即擊掌道:“希望來了。” 當時仲平直尚且不明白陶專憲如此亢奮的緣由,此刻看到筆直立在他們面前的蕭華雍,仲平直才明白。 此刻的太子殿下絲毫沒有一絲孱弱之氣,他眉目沉斂,身如松柏,大雨之中,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劍,恰似暈染著蒼白鋒銳的光。 擎天一劍,頂天立地,剎那間破開云霧,窺見天光。 仲平直素來在朝堂寡言少語,從不與人往來,做個本本分分的孤臣,數(shù)十載安安穩(wěn)穩(wěn),到如今外面風起云涌,也無人拉弄或者暗害他。 他自問把什么都看得明明白白,卻發(fā)現(xiàn)他也有被蒙蔽之時,此刻的皇太子,威嚴,鋒芒,強盛,是他從未見過,也未曾意料到的模樣。 仲平直的目光下意識看向沈羲和,卻觸及到了太子殿下投來的沉沉目光。 仲平直下意識背脊一涼,忙收回目光躬身道:“臣領(lǐng)命,定不負殿下之信!” “外祖父,口糧不用克扣,五日之內(nèi),必有糧食入城。”既然蕭華雍都露出真面目了,沈羲和也用不著藏著掖著。 沈羲和的話又讓仲平直一驚,就連陶專憲都震撼不已。 他們雖然一心盯著水利,卻也知道景王對糧食苦惱不已,因著要疏通渠道,他們也大致把縣城路線了解過,更清楚現(xiàn)在根本無路可以承載大量糧食入城,沒有想到沈羲和與蕭華雍竟然有法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