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日后,二十余萬宋軍兵出武州,踏入大遼國境,兵鋒直指臨潢府。 蔡攸作為三軍統帥,已經名正言順的接管了東路軍的指揮權,將兩路大軍合兵一處,共克大遼。 至于童貫,則是被蔡攸給軟禁在了武州城,蔡攸可不想打仗時帶著個累贅。 可憐的童大公公郁悶不已,當他知道蔡攸要繼續北上時,也是吃了一驚,便想著同去分一杯羹,得一份功勞,可人家蔡攸壓根就不帶他,直接就把童貫給關在了武州衙門里,派兵時刻守著他。 坐在窗邊抬頭望天,再看看院內來回巡邏的士兵,童貫簡直快哭了。 這次領兵出征,不但一絲功勞沒撈到,還被蔡攸敲過去三十萬兩白銀,郁悶之意略于言表,這特么該找誰說理去? 大軍行至二百余里,已經是深入了大遼國境。 又是一連幾日的急行軍,大軍行至到來州城下。 來州乃遼國的沿海州縣,東邊就是渤海,出了來州繼續向東,便是遼國的錦州,在稍遠一點,就到了大遼五京之一的東京遼陽府。 自從魂穿北宋以來,蔡攸就再也沒看過大海。 因此到了來州后,他沒有先去攻城,而是帶著大軍先看了看海景。 站在懸崖之上,看著下方的碧海波濤,目光在度遠眺,但見汪洋之上,一眼望不到邊,當真是海天一色。 此情此景,蔡攸詩興大發,不由吟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諸將聽的是搖頭晃腦,一幫大老粗,雖然聽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但就是覺得好聽。 “好詩好詩,侯爺的文采當真是叫我等頂禮膜拜。” “哈哈哈!過獎過獎!” 這小子就享受這種被眾人吹捧的感覺。 一旁的蕭格里不屑的撇撇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