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五章 人命賤如草(求推薦收藏)-《開局入贅大唐李家》


    第(3/3)頁

    嘴上這么說,但行為卻很誠實:三辭三推一天完成,緊接著就開始登基大典。

    巧的是,慶王一登基,大赦天下,旱災就消失了。

    至少在朝堂上,再也沒人提旱災的事。

    大家你好我好,其樂融融,慶王甚至還在城內擺了流水席,說是要與長安民眾同樂,宴請天下。

    皇帝登基,在朱雀大街上擺流水席。

    看到這里的時候,楊默就感覺到了荒唐。

    封建王朝果然是出奇葩的地方。

    慶王這是憋的想當皇帝都快憋瘋了啊,一登基連腦子都沒了。

    當然,楊默沒有時間去管奇葩皇帝的奇葩行為,繼續看下去。

    旱災并沒有因為誰的登基消失,長安城附近沒有流民是事實,但并不是因為皇帝的流水席,也不是因為新皇的德行感動上蒼,老天爺下起了谷子雨,解救萬民。

    而是關中的災民全都被趕了出來——而且是早就開始行動。

    根據李家在慶王府的密探所報——現在應該是皇宮里的密探了。

    大災剛上報到朝廷時,某幕僚謀士讓當時還是慶王的皇帝壓下了這封奏折,然后上了個驅虎吞狼的計策:流民、災民是虎,太原李家是狼。

    將流民和災民全都驅趕到李家去,吃干凈李家在太原的糧食。

    理由也很簡單,李家不是有造反的準備么?

    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讓災民吃光你的糧食,看你還怎么造反?

    如果你李家不讓災民進城吃糧,那我就讓御史上奏彈劾。

    反正御史都是我的人,打輿論戰我是不會輸的——信中大抵是這個意思。

    楊默看到這里的時候,腦袋上頂出三個大問號。

    慶王這是從哪里撿到的鬼才,居然能夠想出如此大傻逼的計策。

    關鍵問題是,他居然還同意了,甚至龍顏大悅,當晚飲酒三升,臨幸了七個貴妃。

    封建王朝是真他娘的操蛋。

    饒是楊默點滿了罵人科技樹,但面對如此荒唐而又是事實的現狀,也只能發出這樣的感慨。

    困惑了多日的問題:關中官府為何驅趕流民,終于得到了正確的答案。

    楊默和李秀寧相顧無語。

    李秀寧無語的是,朝堂上慶王為了對付李家,居然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

    楊默無語的是,封建王朝政治家的思考方式,果然和自己這個現代人有天壤之別。

    人口是封建王朝的基石,這個狗皇帝居然就為了削弱李家的實力,將流民拱手相讓給太原。

    難道他們就不怕李家喂飽了這些流民,然后武裝起來——都不需要武裝,一人發塊板磚,去長安把他從皇位上砸下來?

    但當半月后,楊默站在城樓上看著外面鋪天蓋地的流民時,他方才意識到自己錯了。

    慶王他們果真是封建王朝土生土長的人——他們真的不怕。

    朝廷那個給皇帝出計策的家伙,或許也真的是個鬼才。

    這十天里,楊默幫著李秀寧一起安置這三千流民,發現封建王朝的官吏們安置災民和自己之前設想的方式截然不同。

    說是幫著李秀寧,但很多時候,他這個病號也只能在一旁看著,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指點馬三寶給跌打損傷的流民們處理傷口。

    雖然忙沒幫上太多,但卻弄清楚了太原城有多少家底。

    糧食的確有很多,但卻架不住城外的流民更多。

    密密麻麻看不到邊。

    李秀寧的幕僚算了算,如果讓所有的災民入城,太原城內的糧食不僅不夠,甚至還要去其他城借糧。

    看著幕僚們提交的調查文書,楊默不得不感慨:這一招驅虎吞狼,當真是釜底抽薪。

    封建王朝的這些統治階級,真不把底層百姓的命當回事。

    對人如螻蟻命如草芥這句話,楊默有了更加真切的體會。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武夷山市| 永清县| 郧西县| 民乐县| 庆城县| 九龙县| 井研县| 化州市| 商河县| 丹阳市| 江津市| 瑞昌市| 孙吴县| 鄂托克前旗| 南京市| 白河县| 淄博市| 马关县| 方正县| 隆德县| 化州市| 平谷区| 揭东县| 榆树市| 通化县| 剑河县| 甘孜县| 西吉县| 清苑县| 岳西县| 平果县| 昆明市| 合水县| 纳雍县| 左权县| 靖江市| 鱼台县| 株洲县| 广东省|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