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44章 外交斡旋1-《1911再造中華》


    第(1/3)頁

    李思明正在跟老宋召開一個小型會議,商議著一些國家財政大事。

    現在中國的財政運轉模式就是,各地將應交納的稅款統一存入中央銀行設在各地的分行,然后國家根據財政預算從總行提款,一筆筆的花出去。如果財政預算花光了,稅款還沒有交上來,就先從銀行那邊預支,等稅收上來了再還給銀行,順便交納百分之二左右的利息,畢竟銀行也是要吃飯的。

    除開稅款之外,國家能動用的資金還包括一部分的居民儲蓄。幾年發展下來,許多老百姓手里都有了一些余錢,而中國人的節儉是出了名的,大多數人手里有余錢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存到銀行里。銀行得到了存款之后得從里面拿出十分之一以上上交中央銀行,免得他們一激動,把這些錢全拿去放貸了。放貸倒不是什么大事,銀行就是靠放貸收利息賺錢的,但并不是每一筆貸款都能收回來,要是無節制的放貸卻又有很多貸款收不回來,形成壞賬、死賬,經濟再出現一點波動,老百姓從銀行里取錢應急,而銀行卻拿不出錢來,那可就完蛋了。上交中央銀行的這一部分錢算是壓艙石,要是碰到經濟危機,就由中央銀行將這些錢撥下去返還給各銀行,銀行拿到這些錢是降低貸款門檻也好,應付儲戶擠提也罷,手里終究是有彈藥的,不至于關門倒閉。

    這個過程被稱為放水。

    這部分錢銀行在平時是不能動的,但國家可以,因為銀行永遠也用不著擔心國家還不上債。

    就目前而言,中國的財政狀況并不算好。某個敗家的玩意兒一聲令下,全國的厘金、人頭稅、鹽稅啥的都給取消了,稅源大大減少。按老宋計算,光是免除鹽稅這一項就讓國家每年失去了近億元的稅收,這還是保守估計了。農業稅啥的也大大降低,而且是直接征收糧食,不收錢,換句話說,國家得把糧食賣出去了才有錢,這就讓很多管這一塊的人叫苦連天了。糧食真的不好賣啊,英國、法國、俄國……一個個都是糧食巨頭,中國哪里斗得過他們!每年都有大量糧食積壓在糧庫里賣不出去,這意味著農業稅大幅縮水。當然,老百姓是很歡迎這項政策的,這意味著他們不必擔心糧價波動。以前交稅直接交銀子,他們得先把糧食賣了才能換錢交稅,每到糧食收獲季節,糧價就會大跳水,平時賣掉一石糧食能換到的錢現在要賣掉三四石才行了。而等到他們交完稅了,糧價又會慢慢漲回去,一來一回,韭菜根都給刨光了。

    老百姓歡迎是一碼事,稅源大減卻是不爭的事實?,F在中國最主要的稅源就是商稅和海關稅,以及一些被國家壟斷的行業交上來的重稅。比如說煙草行業,百分之九十幾的利潤都要作為稅收上交,堪稱是被壓榨得最狠的行業。這些稅收是不足以應對那龐大的財政開支的,所以現在中國的財政一路飄紅,都快紅得發紫了。

    老宋說:“賢婿啊,你看看你看看,你上臺這三年,財政赤字就達到驚人的一億兩千萬元了!再這樣下去會很危險的,你是不是該想想辦法降低赤字了?”

    李思明撇撇嘴:“才一億兩千萬元?”

    老宋噎了一下:“才一億兩千萬元?你知道現在國家一年的稅收才多少錢嗎?不到五億元!按照財政赤字這樣的遞增速度,不出三年就要擴大到五億元了,到時候全國官員、公務人員、軍隊不吃不喝,辛辛苦苦熬一年都不夠填這個窟窿的!”

    李思明說:“我們的稅收也在不斷增加,不是嗎?”

    老宋說:“快別提這個了,提起這個我就來氣!你說你,把那些厘金卡全部取消干嘛?你知道一個厘金卡一年能收多少厘金嗎?還有,你搞出的這個是什么見鬼的農業稅政策?只征收糧食不收錢,你知道要把那些糧食收上來送進糧食得花多少成本嗎?你知道要把這些糧食賣掉得費多大的勁嗎?你為什么就不能學學前朝,直接收錢呢?”

    李思明說:“因為農民很難拿得出錢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东阳市| 本溪| 米脂县| 富民县| 寿光市| 洞头县| 桑日县| 海伦市| 雷波县| 友谊县| 依安县| 松江区| 西昌市| 综艺| 化德县| 青田县| 娄烦县| 富川| 延吉市| 磐石市| 绥宁县| 延边| 安龙县| 黑龙江省| 永吉县| 永登县| 泗水县| 大理市| 锡林浩特市| 黎川县| 平远县| 滁州市| 沙田区| 泗阳县| 潜山县| 萝北县| 五大连池市| 浙江省| 宁陵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