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人邊吃邊交流,李樂康對圣徒的了解也在不斷加深。 圣徒的規模說大不大,但也有二三十萬成員,誠然比不上美國這里動輒幾千萬上億的天主或新教,但他們的凝聚力度卻非常強。 圣徒組織的活動范圍主要集中于北美洲,五大主教負責五個教區,美國有三個,加拿大一個,拉美一個。 前人依靠在歐洲積累的宗教財富,漂洋過海來到美利堅,下轄各種公司企業發展,據說單單是股權投資,就是一筆豐厚的數字。 圣徒有自己的綱領和思想,還有涵蓋從小到大的教育系統,有它們專屬的就業福利系統,很好的把經濟、信仰結合起來。 就比如說,組織成員在自己的教會學校從小讀到大,成才后還能夠比人更容易的進入圣徒所轄的集團企業,起步中產階級。 每年都有眾多的交誼活動,組織追求相同的青年男男女女聚在一起,這就是變相的老公老婆組織分配! 其實說圣徒是宗教,倒不如說是個黨派組織了。 這種情況要換李樂康是個普通人,他也信啊! 因為人在生活物質享受充足的情況下,對于信仰(精神)的追求往往會更強烈。 李樂康不太熟悉美國的社會,但在華夏,燕京cy區三十萬仁波切供不應求,就可以顯現出,有錢富人物質充足的同時,精神是多么空虛!以至于有錢婆娘總愛找仁波切,總愛找個信仰,信信佛。 話說遠了,李樂康感覺圣徒的發展確實與時俱進了。 相比之下,天主、新教這些顯然就是自由放養,隨著年輕人越來越叛逆,宗教信仰愈顯跟不上時代,所以教徒數量每年都在下降。 但圣徒的模式也有個壞處,若經濟效益不好,高福利支撐不住的時候,問題也就會隨之顯現。 不過這就是高層該傷腦筋的了。 李樂康只是一個打入敵軍信仰陣地的魔鬼,沒把他們敲骨吸髓就該燒高香了! 現在他還沒這想法,圣徒的人脈值得一用!因為自己也沒有想法搞什么宗教大戰,他就是想搞點錢,過過有錢人日子,挺簡單的。 所以對斯特爾要面臨的問題,李樂康最多就是幫他干掉不順眼的人。 其它的,他都懶得管。 但對于斯特爾來說,有大佬這個保證,心就可以放下來了。 這就像核彈,我可以不用但必須要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