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不怪沈前會對靈能槍有執念。 最早在靖城的時候,即沈前第一次和王朔打交道,對方便是攜帶著一支威力強大的靈能槍出場。 王朔自身負傷,但僅僅憑借著那靈能槍的威力,一槍就廢了一個中武者九段的強者。 而那當時看來威力巨大的靈能槍,也不過是d級左右。 沈前對此印象深刻。 雖然后來他自身也認證了獵人,但根據律法規定, 獵人也只能在禁區之中持槍。 所以等沈前回歸城市沒有時間再去外面浪之后,也就暫時淡了搞支靈能槍的心思。 而如今,沈前身為校級軍官,有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合法持槍的權利,自然也就再無阻礙。 眼前這數十支各種型號的靈能槍,都是和他級別相匹配的標準配置。 但懸掛在正中的這支狙擊槍卻著實出乎了沈前的意料。 因為校級軍官也不一定有配備大狙的權利, 這是真真正正的管制兵器。 作為靈能槍之中殺傷力最大、射程最遠的狙擊槍,需要武道部和軍部聯合認證之后, 才能獲得相應的使用資格。 先是詫異, 不過很快沈前眼神一瞥,就看到了槍支末尾處懸掛的一張便簽。。 沈前拿過了那便簽,兩行似曾相識的鐵畫銀鉤的大字,正躍然其上,似要透紙而出。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沈前一怔之后,就認出了這幾行字是何人所寫,略略一思索之后不由失笑。 這是武道部長吳煒的字跡。 對方曾經給自己寫過一封信,所以沈前還記得他的字。 那日在北武天臺,沈前曾經厚顏無恥的向對方索要過一把狙擊槍,當場就被吳煒輕描淡寫的拒絕了,說什么這是軍部管制,他也無能為力。 但很顯然,事實并不像對方所說的那般, 他不是沒有資格贈送,只是當時確實不想給沈前。 至于如今為什么又給了…… 以沈前的猜測, 一來是因為沈前在軍武者之中級別夠了,二來估摸著還有點補償的意思。 那次聯合調查事件,雖說是軍部主導,但武道部同樣在背后推波助瀾,雖然沈前后來確實沒有吃什么虧,但若說沈前心底真的一點芥蒂都沒有,也不盡然。 眼前這把大狙,估摸著就是吳煒隱晦的歉意了。 只是這些老狐貍,就算是送禮了也不忘寫幾句詩鞭策一下。 這四句詩出自古華夏大詩人陸游的《金錯刀行》,看前兩句似乎是在表達“神槍贈英雄”,但這實際上卻是一首不折不扣的愛國詠志詩。 吳煒為什么選擇寫這幾句話送給沈前,意義不言而明。 將吳煒的便簽收起,沈前尋思著哪天拿去網上賣了,緊接著他才將目光轉向眼前的狙擊槍。 黑白二色花紋纏繞的槍身,明明是很簡單的紋路,卻透著一種暗合天地至理的玄妙感。 不知名的金屬材質和大師級的槍身設計,讓整桿狙擊槍顯得極有質地,長達1.2米的槍桿和嬰兒拳頭般粗細的槍口,讓人毫不懷疑它的威力。 在槍身的側面,沈前找到了兩個古篆體的小字。 “射日!” 沈前目光一凝。 一直對靈能槍心心念念的他早就做過不少功課。 靈能狙擊槍極難煉制,在如今華夏的熱兵器譜上,僅有三款大狙。 射日正是其中之一,威能最大,射程最遠,但同時也號稱最難掌控的狙擊槍,有槍王之稱。 “吳部長還真看得起我,一送就送最好的。” 沈前嘀咕了一句,但心中卻是頗為驚喜。 他當然愿意要最好的。 “射日”的等級,在靈能裝備標準評估之中為a+,也就是說,這把大狙,在評級上甚至超過了山河刀。 射日可以裝載兩種子彈。 第一種就是制式的標準狙擊靈能子彈,每一顆子彈的穿透力,都能輕易超過30000kg。 三萬公斤是什么概念? 高武者的理論體能極限不過9999kg,等閑山海也未必有如此強大的破壞力。 但槍支終歸只是工具,并不代表持槍的人就一定能發揮出如此力量,所以在使用手冊之中,一般不建議用它來對準山海。 畢竟山海的感知太敏銳了,命中就是一大難題。 不過沈前在校園網看過一個軍武學生們的討論帖,說現實之中軍武者是有手持“射日”狙殺山海的實例的。 雖然估摸著也是狙擊手之中的王者干的,但這并不影響它是槍中之王。 “a+”只是綜合評級,單論威能,它絕對夠得上“s”以上。 第二種就是特制子彈了。 不過這類子彈都需要專門的煉器宗師煉制,在使用上也更為難把控。 沈前瞄了一眼彈藥箱,軍部并沒有配備什么特制子彈,普通子彈倒是給了兩百發,也略顯摳搜。 ……不要跟沈前說什么狙擊槍的子彈比較珍貴,他不愛聽這些。 光是要練習和熟悉手中這桿大狙,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子彈。 還好百王殿應該能換到這種子彈,他正愁積分用不出去。 將“射日”抱在手中,上百公斤的重量對于沈前來說輕若無物,那質感卻是真的好,讓沈前頗有些愛不釋手的感覺。 這一刻,沈前心癢難耐,真想找一個山海站在面前,試試這把槍對于山海的真正殺傷力究竟如何。 沈前得承認……他突然有點想念六師兄了。 把玩了好一會,沈前才戀戀不舍的將“射日”放下,又逐一檢查了其他靈能槍。 剩下的就比較普通了,型號從e級到c級不等,沈前看了一會就失去了興趣。 隨后,他來到了修煉室的另一側。 在這個角落,一臺款式有別于沈前之前使用的所有型號的、純黑色的巨大模擬機正靜靜矗立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