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強者都是這樣的嗎?” 天倫之樂,對葉小釵而言,是奢侈的。 他唯一的兒子金少爺以打敗他為榮,頻頻挑戰、設計、陷害自己的父親,更跋扈自私,為恢復損傷的面容而不惜殺害祖父血手魔魁。 而葉小釵也沒能學會與兒子相處,直到金少爺臨死前還在憾恨親情有缺。 直到長河南星魂體入世托化歸來,才稍稍彌補了父子親情的遺憾。 葉小釵的孫子金小開,跟金少爺同樣的頑劣忤逆、不服管教。 在他的外公歐陽上智重出江湖,想要一統武林之時,金小開不但投奔世家,還登基為武林至尊,作惡頗多。 而葉小釵對他的教育方式也流于簡單暴力,不是責打便是禁足,效果很差。 幸而后期金小開接觸到圣母,本性純善的一面被開發出來,葉小釵才真正感覺到天倫親情。 可惜,改邪歸正的金小開,命不長久,葉小釵再次白發送黑發。 而金小開之妻自在天女也隨后身亡,只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孩。 溫柔體貼的唯一孫女花非花也在這段時期中邪神術法而亡,幸而終于復活。 雖然仍是江湖險惡聚少離多,卻讓葉小釵終能重溫親情的慰藉。 金小開與自在天女留下的孩子,以“金小俠”之名行走江湖。 以天情悟劍聲之名再出,聰慧開朗、熱情俠義,對葉小釵充滿親近孺慕之情,在葉小釵復活之路上出力甚多,表露出少年英雄不可小覷的實力與堅毅純良的心性。 “這尼瑪葉小釵好慘,這一家人還真是難奇葩……” “也正常,葉小釵一心為了武學,哪里顧得上自己的孩子,沒有天倫之樂也是正常的事情。” 作為一個名揚天下的劍客,“葉小釵”三個字代表無言的正義和寂靜的熱血。 短短時間中,葉小釵便從毫無根基的少年邁進劍圣境界,他的“心劍”遇敵攻無不克、遇友自動化消,甚至能進入人體意識境界助其化解心魔。 何為無心? 無心的前提,是棄絕主觀,不以一己之心為心,以天地無我之心為心,是謂無心。 所謂“人劍合一”,仍有物我之別,無心的葉小釵,拋棄自我,將自己與環境融為一體,外物與本我,再也沒有分別。 無物我之別的葉小釵,有若卷起宇宙的浩然之氣,掩蓋本我的主觀,遮住內蘊的鋒芒。 處在人群當中,不彰己能,一點兒也不醒目。 可一旦他正面迎敵,必將牽動天地物我之力。 于是葉小釵的敵人,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葉小釵一人之力,而是與葉小釵及周身的環境、武藝、修為和意志為敵。 在了解了葉小釵“心”的意志修為之后,黑羽恨長風感慨他不愧為中原劍圣。 “這是什么劍道境界?” “無心?” “不就是無劍勝有劍嗎?” 【誰曰殺生不慈悲,菩薩舍身渡生時;】 【閉眼刀劍狂亂舞,不教邪氛魔障起。】 在天策真龍與誅天之戰中,葉小釵與照世明燈、屈世途等中原正道一同站在天策一方,對抗魔劍道,成功阻斷西疆十七萬魔魘大軍。 為徹底消滅魔魘、葉小釵步上嘯天崖取得天網。 在解決了魔魘之害后,葉小釵路遇幽靈馬車,被送至浴佛池,開啟法藏巖靜修,通過菩提界禪道考驗,踏上尋找青蓮法座之路。 青蓮法座大悲懺慧被來自欲界之敵重傷,臨終前將青蓮之力全部授予葉小釵。 之后,魔佛波旬一臨人間,于千石峰約戰一頁書、葉小釵、百丈逃禪、橫千秋等人。 矗天壁內,正道眾人再戰波旬,三人分斗魔佛三體。 葉小釵斷迷達一臂,橫千秋伺機以菩提弓射出一箭撕裂空間,將波旬封入另一空間。 冥界霸主率眾攻上云渡山,新的戰役揭開了帷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