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地勢居高臨下,元丹丘招呼著他們坐在石桌前,玉真公主還能看到她小侄女和李白在竹林中穿梭的人影。 李絲絮這邊,跟著李白行到青石板盡頭,到了灌酒的竹子旁。 她看了一圈后,能確定竹子之所以枯黃,的確是因為李白給它們灌下了太多酒的緣故。 “絲絲以為,太白兄的性子有些著急了。” 李絲絮戳破他:“那日從山道一路同乘回青城山,絲絲才在馬車里提了一句竹筒酒,太白兄已經開始嘗試釀酒了。” “須不知,有些佳釀是需要時間來釀成。” 李絲絮繼續說下去:“比如說這竹筒酒,也不是將酒灌進去,很快就能釀成,在新竹成型時灌入酒,讓竹子承著風霜雨露凝結成的精華而釀成,至少要經歷一個寒暑,來年時才能砍下做好標記的竹節,品嘗到傳聞中的竹筒酒。” 美酒佳釀需要時間承風霜雨露、天地精華凝結而釀成,李白以為眼前的小姑娘這番話頗有深意。 他沒有接話,靜靜的等著她說下去。 李絲絮突然吟哦道:“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這是太白兄隱居青城山訪道友時所作的詩,絲絲聽說許國公蘇頲任益州大都督長史,劍南節度使時,聽聞了太白兄的才學,推薦太白兄到益州所轄的治下郡縣做一個文書小史,太白兄推辭掉了。” 李絲絮問他:“絲絲敢問一句,太白兄是不想入仕嗎?” “三國時臥龍隱居南陽,劉備三顧茅廬,因此有了流傳千古的一段君臣佳話,絲絲知道,太白兄心存高遠,走的是隱士致仕之路。” “只是如今的大唐,在我父皇的治理下國泰民安,且大唐賢臣良相輩出,我父皇重用姚崇宋璟那樣的治世之才,再加上他心中存著拯救李唐于危難的決心,這些年勵精圖治,武周還政于唐后,李唐漸顯盛世之兆。” 知道李白聽進去了,李絲絮繼續說下去:“已經過世的姚大人且不論,咱們來說說如今受我父皇重用的張說,也是經歷了幾番沉浮,先是因為不肯依附于太平公主,被貶謫到地方任刺史,后我父皇登基后起復,被拜為中書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