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橋頭老漢的搗亂,但那天的涼粉還是賣得挺順利的,晌午剛過就已經(jīng)賣完了一桶。 橋頭老漢一開始囂張,可李紅梅戰(zhàn)斗力既火爆又持久,那老漢壓根占不了什么便宜,不但占不了便宜,還被路人指指點點,說他不厚道,仗著自己賣涼粉久了就欺壓寡婦。 一到晌午,橋頭老漢便灰溜溜地回到橋頭的老地盤那邊了。 晌午過后,太陽毒辣,街上行人漸少,所有的生物都像蔫了一樣,懶洋洋地沒有了精神。 在街上擺小攤小販的通常會在這個時候去吃飯,葉小嫻也對李紅梅道:“娘,您中午想吃啥,我去給您買。” 李紅梅想了想,突然就靈機一動地道:“我以前聽大伯和三叔說,衙門附近有一家賣燒餅的,那家燒餅十分可口,有好幾回他們都偷偷買回來吃了,以為我不知道,哼,葉子啊,要不你過去買兩個,咱娘倆嘗嘗?” 葉小嫻笑道:“行,那我現(xiàn)在就過去買。” 走了一會兒,葉小嫻才反應(yīng)過來,李紅梅壓根就不是想吃燒餅,而是想給她和簫寶山創(chuàng)造機會吧。 …… 葉小嫻這幾天都有在縣城逛,知道衙門在哪個方向。 青和縣城不大,統(tǒng)共就四五條街道,如今天熱,街上冷冷清清的,馬路也熱得發(fā)燙,葉小嫻走了一會兒就出了一身汗。 好不容易走到衙門附近,卻見衙門口很是熱鬧,似乎街上的行人全都涌到衙門附近來了。 衙門周圍種了很多樹,茂密的枝葉將太陽遮得嚴嚴實實,樹蔭底下涼風(fēng)習(xí)習(xí),把所有的熱量都隔絕在外面了。 葉小嫻也很快走到了樹蔭下面,接著就下意識地在人群里面尋找那個高大的身影。 這里的人三三兩兩,有湊在一塊聊天的,有一起玩骰子的,也有在樹蔭底下睡覺的。 葉小嫻尋了一圈,終于在一棵大榕樹下找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 他慵懶地坐在樹底下,身上那件雜役馬褂被他脫下來放在一旁,他的身邊還有幾個跟他一起的雜役,同樣也是懶洋洋地靠在樹桿下。 雖然都是差不多的姿勢,可葉小嫻就是覺得簫寶山特別出眾一些,不管他是什么樣的姿勢,都可以拍成一副型男圖用來欣賞。 葉小嫻正猶豫著要不要過去打聲招呼,然而,不知從哪里來了一個姑娘,那姑娘拎著一個食盒走向簫寶山他們。 姑娘十六七歲的樣子,穿著一身青色的裙子,頭上扎著一塊綢布,頭發(fā)梳成一條大辮子,身型窈窕,一張小臉被曬得通紅通紅的。 她一來,本來懶洋洋的雜役們便全都精神抖擻了,紛紛坐得筆直,也有一些開起了玩笑: “小芽兒,今兒吃啥呀?” “我還以為小芽兒今天不來了呢,剛剛都差點想去買大包子了!” “小芽兒怎么會不來呢,除非下暴雨了,因為……咱們這里有寶山啊,哈哈哈……” “……” 那個叫小芽兒的姑娘也不說話,只羞答答地笑著,同時將手中的食盒打開,里面放著饅頭和大餅。 她將饅頭和大餅?zāi)贸鰜恚灰环职l(fā)給眾人,分完后再將食盒蓋上。 可準備走的時候,她突然停下來看了簫寶山一眼,正好跟簫寶山的目光對上,她便更羞澀了,慌亂地抱著食盒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