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有勝出去了一趟,到了中午,才回來。 回來后,把村里剩下的一些小伙子給叫上,去幫忙把材料拉回來,一些紅磚和水泥,也沒多少,一趟就拉完了。 同樣的,吳有勝也不讓大家白幫忙,吃飯是不太行了,人多,這么多的飯菜,他一個人也弄不過來,而且,大家也都不好意思因為這么點兒活,就蹭一頓午飯。 因此,吳有勝就給了他們一人一些糖,拿回去給孩子吃,自己吃也可以,其實,大人也沒怎么吃過糖果。 第二天,六叔就帶著一群人來了,都拿著工具。 也都熟門熟路了,也不是第一次干這份活計,一切都很顯得很嫻熟,砌磚的砌磚,攪拌水泥的攪水泥,挖黃泥的挖黃泥,完全不用吳有勝操心,六叔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一間外表涂抹著黃泥的磚瓦房就建好了,再等個一兩天,野豬就能入住了。 付清了工錢,六叔帶著人,高高興興的走了。 吳有勝也很是舒心,總算是把豬圈給蓋好了。 這幾天,野豬都是放在院子里養(yǎng)著的,味道大的很,還好的是野豬還不大,吃的和拉的不多,好清理一些。 等關(guān)進豬圈里,就不用自己操心了,吳有勝和村里的一家叫李光良的說好了,野豬生產(chǎn)的豬糞,都給他們家,用來做蚯蚓的肥料,或者是拿去肥田也行,條件就是,每隔三天來清理一次豬圈。 相當(dāng)于,吳有勝拿自己嫌棄不要的豬糞,換了一個定時清理豬圈的免費勞力,劃算的很。 當(dāng)然了,人家李光良也不虧。之前,他家捉了一些雞來養(yǎng),把豬糞拿回去,可以作為培養(yǎng)蚯蚓的好肥料。現(xiàn)在,大家都在自家邊上弄了個小型的蚯蚓養(yǎng)殖基地,專門養(yǎng)蚯蚓,用來喂雞的。 現(xiàn)在,村里的牛糞、豬糞都不好弄了,大家都想要,所以,對于莊稼漢來說,臟一些怕什么,累一點也不算什么了。 可謂是雙贏的局面了。 。。。 。。。 沒過兩天,村長來找了。 “小勝,俺家里的青菜差不多都長成了,你看,是不是割下來了?” 實際上,也不僅僅是村長一家,其他人家里種的菜,除了地里的蘿卜,可以再長一些時間,大部分的青菜,可以收割了,再生長下去,有些葉子就變老了,變黃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