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此刻,或者說···早在曹柘以一己之力緩解旱情之時,他的悟性就在不斷的跳動增長,慢慢的加一、加一、加一。 如今已然一舉突破了一百六十點,達到了一百六十三點的層次。 這樣的悟性,不能說非人···只能說是和正常人類,已經是毫無關系了。 天空放晴,雨后的太陽,溫柔的照射著大地。 清爽的風,帶著溫柔和細膩,柔軟的拂過那些河岸的樹梢。 曹柘再次從悟道狀態下蘇醒。 這一次持續的時間較短。 但是收獲卻一樣不小。 體力和力道還有內力,雖然依舊沒有打破界限,突破到另一個層次,卻又有了新的變化,累積了底蘊,夯實了基礎。 “張真人!張神仙···張國師!”我等一心向道,懇求神仙收留。 下方的人群拜倒,紛紛面露狂熱。 “貧道非仙人,亦非國師,若是真有向道之心,家中也無父母妻兒牽絆,倒也可上武當山或是紫金山來尋我。” “不過,貧道若是知曉,你們中有人膽敢拋妻棄子,或是無視父母年邁,便舍家而去···卻休要怪貧道辣手。”曹柘說到后一句時,氣勢已然大變。 這些時日,他救民于大災之前,是真的。 但是一路殺伐果決,卻也是真的。 無形中,身上便也凝聚出了一股殺氣。 雖然佛道···特別是佛家,甚至刻意宣傳過,一些虔誠信眾,為侍奉佛祖菩薩,尋求所謂的大徹大悟,拋妻棄子、舍斷紅塵,將之視為一種開悟,一種覺醒。但是這樣的悟與醒,曹柘這里絕不認同。 一個人若無小愛,如何大愛? 連自己的父母妻兒都能舍棄,待到修成了道,焉能不入魔道,極盡自私自利? 此想法,雖是曹柘一人之所想。 然而此時此刻,他站在云中,宛如仙神臨凡,也就有了貫徹其意志的基礎。 “真人慈悲!” “張仙人慈悲,懇請渡我等一把···。”許多家中還有妻兒老小的,自然是跪求不止。 曹柘卻早已不再看他們,腳下生出風云,竟然凝結周遭水汽,化作了一團乘云一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