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自然界中,更有多種動物能提前感知自身的死亡時間,然后為自己尋找合適的墓地。 這些都是它們的生存本能,甚至可以說,很多動物或許存在讀取‘基因記憶’的能力,它們從血脈里獲知訊息,獲得力量和能力。 而這卻是人類早已經缺失的。 現在,曹柘重新獲得了這種本能。 并且與那些動物們,又有很大的不同。 清晨,太陽初生之時,曹柘蹲在樹梢,就像一只大猿,此刻卻抬頭,用雙目直視著那火紅的太陽。 在他的眼里,太陽仿佛變幻了形狀,在幾種不同的圖案之間,來回的交替轉換。 而當曹柘模擬這些圖案與形狀時,身體里就涌起一股莫名的燥熱。 這種燥熱感與內力穿行體內的感覺完全不同。 它更像是血液的沸騰。 隨后曹柘又看向森林里古老的樹木,順著樹木看到了其埋藏在地底深處的根莖。 隱約間,就像有一條似龍似蛇的怪物,在地底和樹木之間穿梭扭動。 一條條像鎖鏈,像絲帶般的東西,將植物們扭起來,讓它們形成了一個人們看不到的信息交流之地。 植物們都是活著的,它們存在著它們獨特的‘思維’,不同于人,不同于動物,卻絕不是沒有。 這是很新奇的發現。 曹柘對著幾株古老的大樹說了很久的話,卻沒有得到多少回應。 他想要加入那個網絡之中,通過樹木感知自然界的變化更迭,各種訊息的起落。 但是當曹柘將自己隱約的站成一棵樹,即將完成這種融入的前一刻,突然又從這種狀態之中醒悟過來。 植物們存在它們的交流網絡。 卻又太緩慢,太漫長,太細致了。 沒有經過篩選的龐大訊息,在流淌過緩慢的思維處理時,會出現龐大的沉積。 最終出現的結果就是,幾百年過去了,當一株大樹緩緩的想明白一個其實很簡單,很無效的問題時,它已經將要枯朽。 會有新的樹木從它的根莖處發芽再長出來,但是那卻已經不再是它了。 雖然擺脫了那種獨特的狀態,沒有真的變成一棵樹。 第(2/3)頁